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1篇
民族学   2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4,5(3):27-32,118-119
我国大陆地区数万公里的陆地边疆的治理绕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建制及民族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历经了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决”与“民族自治”混用,再到“民族自治”,最后确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然而,民族区域自治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自治权利”有哪些内容,该如何行使等。尽管如此,民族区域自治已确定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边疆治理必须在此框架上开展。我国各边疆地区存在种种差异、发展不平衡,但边疆治理需要统一,应避免差别。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利”的实现不能简化为“机关民族化”及“党员民族化”,毕竟汉族与少数民族是相互依存的。边疆治理需积极地、变通地发展经济,缩小甚至消除差距,化边区为内地,边疆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2.
土司制度曾是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元代创建,明朝完备,清代衰落,20世纪50年代彻底终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终结了土司制度,具体步骤和措施有三方面。首先,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层面否定了土司制度,自治区政府的建政程序抛弃传统的册封授职作法,土司头人虽在人民政府任职但身份变化。其次,共产党在“走上层”、争取团结及任用民族上层时,也积极培养农牧民出身的干部;新型民族干部成长锻炼,替代旧的土司头人,当家做主,实现干部的“民族化”。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改革”运动,通过民主建政、“‘土’离土”“枪换肩”等,在基层社会消除了土司制度残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43.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3,4(5):34-48,99-102
20世纪50年代个别省区开展族别调查,但民族识别从未列入(全国)民族工作的日程,只是个别省区对个别族体曾开展过族别调查。有关部门之所以开展族别调查,只是辨析族体,确认或恢复族称。这些新确认的民族仅占中国各民族数的W4、人口的3%(1964年统计数),因而不能认为“56个民族的来历”源于民族识别。以20世纪50年代云南省的族别调查为例,其开展的族别调查是配合民族语文创制而展开。云南民族分布以北纬24。为南北界线、东经99。与东经104。为东西界线划为彝语支、壮傣语支和瓦崩语支的民族界限,新确认的少数民族是这些界线内非该语支民族或界线外的民族。僳僳族的确认与怒族的族别调查过程表明中国各少数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并非识别产生。20世纪50年代少数省区对个别族体开展调查、辨析族属、明确族称,只是对该共同体的明确,关键在于国家的确认。  相似文献   
44.
民国时期对康区(尤其对今四川甘孜州地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调查,撰写了数量众多、内容翔实、覆盖面相当广的社会调查资料。这些调查资料有其不同特点及重要研究价值。对编辑《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一书的相关问题也作了必要说明。  相似文献   
45.
1920年,曾在泰国从事传教活动的美国浸信会传教士永伟里在澜沦等地采取简单快捷的"圈地式"方法传播基督教.基督教在澜沧扎下根,得到发展.该派组织严密,指挥有序,政治倾向明显,参与性较强.1949解放后永文生等人挑动糯佛、东岗部分撒拉及教徒,发动叛乱.失败后拉逃至境外,以僚国景栋为据点,继续从事破坏活动.政府根据当时形势,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基督教和新社会调适,取得了良好效果.1958年,全国各地开展"大跃进"运动后完全放弃了"慎重稳进"的工作原则,突出并强调了阶级观点,澜沧等地发生的一切,则被境外教会利用,敌我斗争日益尖锐,1959年,云南省委根据中央指示,纠正"大跃进"作法,澜沦县部分拉祜族村寨基督教活动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46.
一、凉山彝区土地租佃的由来 近代凉山彝族社会基本上处于奴隶制历史阶段。在这个社会制度下,社会成员依据血缘关系和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划分为诺合、曲诺、阿加和呷西四个等级。他们分别是奴隶主、自耕农(但仍同诺合保持一定的人身隶属关系)和奴隶。限于彝区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诺合个体家庭力量的单薄,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偏少等缘故。凉山彝区的奴隶制难以采用强迫奴隶集中劳动的庄园制形式从事生产,只能以诺合个体家庭为单位经营。即奴隶主在保留部分  相似文献   
47.
清代的四川曾是天主教会积极活动的地区,四川天主教曾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札记的形式,概述天主教在四川的传播历史、清代四川教徒的分布情况及教区的形成由来,四川天主教徒的墓碑文,以及个别传教士和教徒活动情况,通过这些宝贵的个别片段,反映清代四川天主教活动某些情况,重构四川传教史  相似文献   
48.
川江航运与啯噜消长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民、游民组织及其消长因素的研究, 在今天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依据史实, 以川江上货物、人员的互动关系, 剖析清代乾隆至咸同年间活跃在四川的游民团体———啯噜的消长因素, 可以发现乾隆年间西南地区铜、铅业的开掘与贩运, 失业纤夫等流动人口滞留四川, 其中一些人从事抢掠等活动, 形成了啯噜, 给四川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光绪年间, 川江航道上运输业的变化( 主要是鸦片外销及走私) 等因素的作用, 消化了部分外来游民, 致使啯噜消亡。  相似文献   
49.
关于1937年利济财团及统运处统制烟土失败的思考秦和平关键词:30年代,四川,禁烟,利济财团,鸦片统运处一、利济财团和统运处出台的背景30年代中叶,四川地方再次厉行禁烟。同以前一样,这次禁烟运动再次遭致失败;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官商勾结、统制派销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