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72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60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对宋明理学家而言,如何理解四端之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程朱一系的解释中,仁之德性“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是四端之中心。阳明学兴起后,由于王阳明对是非之心的强调以及“知”“智”古字相通,因此部分王门后学提出“良知为智”这一命题,并进而主张“知(智)亦统四端”,倾向于以“智”的角度诠释良知,并通彻于心德之全部,希望由此彰显并保住心之超越性、涵盖性、主宰性以及纯粹至善无对性。仅以对是非的判断定义良知,引发了部分学者以后天之念而非道德本心理解良知的歧见,由此又引起了王门内外学者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422.
作为阳明高弟,陆原静素以喜好修养工夫为人所熟知。《传习录》收陆原静的问学内容,较为清晰地展现其从博学、养生到致良知的学思转进。转进始终围绕如何认领良知的为学进路问题展开,并反映出追求良知、体悟良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知识化追求与对象性体认。而这种追求的特殊意义在于:使得良知在知识进路与对象性体认的主导下演变成一种思辨话语,从而丧失成德工夫的有效性。陆原静在为学进路上的困境与转进,既是王门弟子广泛出现的问题,也是阳明倡导致良知教所要解决的重大弊端,从侧面显现致良知教作为为己之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23.
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奠基于其良知宇宙论基础上的。而阳明的良知学说又处处体现了其知行合一之旨。良知宇宙在化生过程中呈现出五个层面的知行合一:良知未发之合一;良知未发已发之合一;良知已发后人与万物之合一;良知已发后人心与人身之合一;良知已发后人心之知与人心之情感和意向之合一。此即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五层意蕴。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传统宇宙论、认识论的集大成者,是我们需要继承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424.
王阳明对《中庸》诸范畴多有新解,特别是在对"中"与"和"的阐释上,王阳明提出了"中和一体"、"和上用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以及"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等重要思想。王阳明晚年思想归结于致良知,他用良知来诠释中和。王阳明的这一良知中和观,在宋明理学中和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5.
王阳明和苏格拉底分别代表着中西两种不同的道德哲学传统。王阳明“致良知”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蕴涵了中西道德哲学传统的一些重大差异。特别在当代道德文化陷入重重危机的背景下,回视两种传统,思考中西道德资源能否优势互补的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26.
我们要重建新文明,首先就需要理性的良知,需要扎实的理论建设意识,需要重新审视文明史的基本功力与基本素养。而这一切的一切,最需要的还是我们的人文良知——一种以建设心态评判是非的精神,一种不说谎、不龌龊、不泼别人脏水的名士气度。  相似文献   
427.
彭君华 《理论界》2012,(12):101-103
王阳明《传习录》中,"公"意涵与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公"的含义不同。它分三个层次,心体层面"公"体现在将万物看在与人相关的整体,公是人与人间诚爱无私的关系。人与物分配关系的调整还原为人与人关系的理解。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主张,而是爱有差等,其中心发端处是孝、悌的家庭伦理之情,其终结处是"推己及人"终至与"万物同体"的圣人大公境界。致良知层面公与不公的标准不是取决于行为领域的特质,即不是看该行为是否是有关公共利益的行为,是取决于行为主体在行为过程中心理活动的性质与行为是否合乎先验良知的准则。于体用而言,一个人是否有公心不取决于一个人是否遵循外在的法理制度,而是取决于他是否依从良知权变处事。  相似文献   
428.
论学术信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之势玷污着学术圣洁的殿堂,整治学术腐败的文章连篇累牍.文章认为解决中国目前学术界的问题的根本还应当从建立学术的信仰开始.尊重科学研究内在的规定性,形成学界对科学研究规定性的高度认同,并由外在的约束上升为内在的自律,不畏艰难,蔑视权贵,追求真理是学术信仰的精神内核,它是学者心中的敬仰、敬畏的"神",心中有"神"的学者才可被视为智慧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社会良知的守护者,学术界才可被称之为象牙塔、圣洁的殿堂和社会的净土.当今中国只有从科学精神的再塑造、知识分子良知的猛唤醒、社会正义的共培植等方面入手建立学术信仰,最终从根本上实现学术腐败的全面整治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429.
受个人经历的影响,阿伦特一生都关注罪恶问题.在她看来,罪恶与人的思考能力缺乏有关联;无思考可能导致作恶,而思考是一种抵制罪恶的能力;思考不断要求人们反省自己,不要轻易接受公认的价值和准则;苏格拉底的"思考"是"思考"的原型,这种思考是内心"我"与"我"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从而产生良知,良知能抵制罪恶.  相似文献   
430.
由王艮(1483~1541)创立的泰州学派,是晚明有着一定影响的一个学派。其自我教化思想适应了下层群众的文化知识不高的这一特殊群体,因而有"平民学派"的称号。泰州学派的自我教化过程分为"尊德立本"和"日用笃行"两个阶段,既是以"孝悌慈"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思想的继续,又体现了时代要求个体受到尊重的强烈愿望,因而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