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分布的地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分布的地域性研究原华荣,张志良,吴玉平地域性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分布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本文拟利用四普100%资料,对此作如下概略分析。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指正。1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状况1—1文、半文盲人口和文盲率1—1—1...  相似文献   
52.
贫困贫困,这是会宁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对会宁人口和经济现状的高度概括。1977~1982年,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6元,其中工业17元,农业99元。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经济落后,使会宁多年来处于“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支援,财政靠补贴”的被动局面。群众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六十年代(1962~1969年),社员平均口粮为396斤。到七十年代(1970~1979年),下降到269斤。而至近两年(1981、1982年),已不足百斤;1971~1981年,人均收入平均59元。有的年份(1981年)仅20元;人均分配现金则更少。1977~1980年平均仅6元。绝大部分群众从生活到生产,不得愈来愈严重地依靠国家。农村粮食回销,始于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有所下降。而七十年代以来,又急剧增  相似文献   
5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的年龄和死亡年龄分布,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于其它省、区的特点——逢5、逢10的堆积。笔者根据该区第三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予以整理,研究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年龄逢5、逢10的堆积,有三个特点。第一,堆积早在25岁便已开始,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愈加显著。以逢5、逢10年龄为基数(100.0)计算的相邻年龄比重,在50岁之前,都在50%以上(最低为51岁的50.5%).50岁以后,降到71岁的31.5%,继而又降到91岁的20.8%。  相似文献   
54.
1男尊女卑和买卖婚姻是一种封建意识和封建残余,它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1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是私有制的产物。它的产生及消亡都受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制约。男女之间地位的相互关系,发展的历史大致经过女尊男卑;男尊女卑;男女平等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妇女受到的尊重和威望甚至达到了完全的妇女统治。“通常是女方在家中支配一切;贮藏品是公有的;但是,  相似文献   
55.
资源差异配置、生命平等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困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差异配置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贯彻自然秩序受限制的资源最小化配置,带来了生物平等和多样性的最大化;以文化、社会等级为背景,不受限制的资源最大化配置,在使人成为人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最小化,造成人与生物、人与人的不平等,使以生命平等为宗旨和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伦理困境.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生命平等并非是绝对的,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资源差异配置的存在,而在于有无对资源配置差异的限制.为进化、发展的差异配置是必要且合理的,而为支持人类庞大数量和贪婪的配置差异最大化则是必须予以限制的--由此,减少人口、节制欲望便成为实现生命平等,摆脱可持续发展伦理困境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6.
生育水平下降的“实在空间”与“观念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人口瓶颈”的消除并非是把人口稳定在15亿左右,而在于实施“人口负增长战略”,分三阶段将人口总量降至3-4亿的小规模态。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既有其“实在空间”---“尺度空间”、“结构空间”、“政策空间”和“比较空间”,又有其通过提高认知在较大程度上可消解的“观念空间”。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与环境保持低位均衡的“小人口”,而非能为土地生产力支持的“适度人口”;人口数量控制对年龄结构调整的优先性是层级-尺度理论的规定;市场并非万能的,而需要具有约束力的计划生育;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并不必然与“政策挤压”形成的狭小“生育空间”相联系;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是“东稳西降”,而必须“东西同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