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学术界多认为南朝士人几无忠君观念,文章通过史料钩沉,认为由于传统儒家忠孝伦理的惯性作用、(?)人个人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及统治者的倡导等原因,一部分士人心中仍保留了较为强烈的忠君观念。  相似文献   
52.
陶渊明给世人留了一个千古之谜,从宋代的沈约、萧统开始,不断有人论证陶渊明永初以后不书刘宋年号的意图,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书写,本文从陶渊明生活的政治背景和他的身世家庭出发,着重探讨陶渊明的思想状况,探讨东晋末期的政治对陶渊明的影响以及在其诗歌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3.
中国传统思维中的道德本位、忠君本位、家族本位,也即“三本位”,三位一体共同 形 成了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的思想基础。只有皇帝本人用道德的力量感染人,全国上下才能 毫无它心的向统治阶级推崇的道德准则看齐。个人的人身权利、人格尊严不会得到任何法律 的保护,皇帝即是法律,所以要求得保护就只能在黄帝身上做文章。“三本位”思维模式的 存在是妨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革新和进步的重要根源。   相似文献   
54.
在中国诗歌史上,林则徐的诗作第一个鲜明地提示了从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历史转折的时代精神。林则徐诗中的民族忧患意识,来自外国侵略和清廷统治所造成的内忧外患。他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某些情况下超越了忠君思想,体现出深挚的民族精神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55.
《水浒传》:“侠义”皈依“忠君”的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封建正统文化与江湖文化冲突碰撞的角度探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文化底蕴。《水浒传》贯穿着宏扬侠义与墨守忠君的矛盾与困惑,如实写出了侠义皈依忠君的惨烈悲剧。“水浒”中的“侠义”,既有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又有江湖文化中的道德人格。作者试图统一侠义与忠君的矛盾,以忠规范义,却未能达到忠义一体的主观命意,徒现两种文化整合的艰难。这样写是作者文化心理矛盾的结果,更深层次说就是大众文化与正统文化冲突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顺主忠君"政治伦理是回族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回族在中国前资本主义社会得以立足扎根、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既顺于主又忠于君;君尽其为君之道以"仁";臣尽其为臣之道以"忠";封建帝王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对回族穆斯林而言,这一政治伦理思想的提出是一场极其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理论革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7.
曾国藩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功利主义思想,他的功利主义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修身时吸收各家所长,治家时家教内容与时俱进,治国则以忠君爱民为最终目标.正是曾国藩的这种内容丰富的功利主义思想使他在社会发生巨变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建功于当代.  相似文献   
58.
虽然孔子早已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念,但大量的文本材料和历史事实表明:在以往两千多年的历史行程中,儒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很少与其他不愿承认"忠君孝父"本根至上的文化思潮(如墨家、道家、佛教等)保持"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宽容"局面,相反还流露出"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独尊"意向.只有通过自我解构确立起以"恻隐仁爱"为终极价值的普遍主义架构,在"不可坑人害人、应该爱人助人"的正当原则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儒家才有可能真正将"和而不同"的良善观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9.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权力主导阶级——士大夫阶级对历史环境的认识,阐明了这种认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根源。晚清时期,作为经济基础的自然经济显然已经落后于世界的工业文明,清王朝的统治在盲目自大心理的笼罩下与所谓的名族振兴渐行渐远,士大夫阶级实施的改革只是体制之内的补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晚清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0.
<桃花扇>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作品的实录与识断.叙事客观真实,直而能断,具备了史家之笔法和<春秋>之义断;其次,在于剧作的意味与形式所产生的诗意.男女主人公首次以普通人的身份承担起兴亡的关目,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文化诗意是南明陪京文化的主要两翼.此外老礼赞形象的设置、<余韵>出的"山外山,水外水"均加强了剧作的诗意.再次,剧作以国家观念对晚明以来个体、情欲与国家的关系、忠君与忠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新的审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