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宋儒推崇圣贤气象,以圣贤的人格理想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圣贤气象"体现的价值关怀,既要求能够关怀社会,心忧天下,积极参加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济民活动;同时也追求老庄道家、魏晋名士的洒落自得、闲适安乐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52.
古代臣民政治文化如何向近代公民的政治文化转型 ,是中国近代政治思维的难点。谭嗣同的《仁学》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 ,建构“废君主 ,倡民主 ,变不平等为平等”的近代公民政治文化 ,故而他在融通中与西、古代与近代的政治文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双重“误读”。但这种“误读”有历史的合理性 ,它成为连接两种类型政治文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53.
陶渊明意识到自我身心的受损,萌发了归向自然和居住田园的淡泊之志,以此来逃离仕途对自我身心的羁和拘,渴望达到身心合一的理想之境.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身心舒展,实现了他乐"真"的理想.陶渊明从"羁拘"到"乐居"再到"真趣"的一系列身心表达以及他在玄理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境界,丰富了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拓展并深化了魏晋风度的内涵.  相似文献   
54.
正主持人语:中国文化近现代的过程艰难曲折,并且产生了观点各异的文化观。当代学者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研究,其实也是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道路、目标的思考。本辑论文的思想兴趣,即是通过中国近代文化的研究,探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道路与目标。  相似文献   
55.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今年1月,中央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了更为具体的部署。应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时也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包括思想文化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早就在实施这一战略。  相似文献   
56.
在世界历史上那些产生最早的重要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独特体系。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学界的共识①。但是,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仅存的既久远又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我们首先会想到中国三面高原、一面浩瀚大洋的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想到黄河、长江流域那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想到那高度统一并长期延续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等等。当然,这些都是中华古文明得以绵延不断的外在条件。但是,我们还十分关心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蓬勃发展的内在条件与传承脉络。在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过数不尽的自然灾害、环境变迁、社会忧患、异族铁蹄,但是,中华文化不仅能够倔强地生存下来,而且在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程颐《易》学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卦才,并被看作客观时势下主体所具有的德性和能力。在人文世界中,义理与时势可能存在着统一、分离这样两种十分不同的状况。程颐认为,一旦出现时势与义理的分离,卦才应该坚守道义以处困。程颐《易》学中的卦才论体现出理学弘扬伦理主体性、张扬士大夫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