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4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7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00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409篇
理论方法论   252篇
综合类   2593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514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替速度不断加快的社会中,教师要想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就需要借助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基于专业共同体的团队阅读是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然而,教师在实际的专业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专业阅读中实现三个层面的转变:在内容上,实现从“事例”到“关系”的聚焦;在路径上,实现从“他向”到“我向”的转变;在意义上,实现从“利己”到“利人”的超越。  相似文献   
64.
康晓光  卢宪英 《学术界》2015,(1):135-150,325
"儒家文化的命运"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关系到人类和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以10个样本城市1254个样本的经验数据为根据,澄清了两个诉说纷纭的问题: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它是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了,还是已经彻底消亡,抑或是处于一种折中状态?二,近年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性质,它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实证分析表明: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既不是张之洞所言的"一成不变",也不是列文森所言的"彻底消亡"。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被妖魔化的历史之后,经过损益的儒家文化仍然活着。二、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不是一场误会,而是历史的必然;不是稍纵即逝的泡沫,而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儒家文化正迎来一个复兴的时代。儒家文化之所以在此时走上复兴之路,一是中国的终极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素质,这种素质孕育了其复兴的"可能性";二是中国的工具文化现代化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成功创造了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大势";三是当下的有利的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65.
切斯特顿随笔对共同体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传统与文化断裂、思考惰性与文化危机、教育与文化愿景这三个层面。传统的存留不仅是一个凝聚着社会关注的思想焦点,也是一个事关共同体文化发展的社会问题。切斯特顿对传统的态度更多意味着一种充满辩证法的审慎与稳妥,体现了一种对既有秩序感的依恋,以及对共同体未来的文化忧思。在切斯特顿看来,思考的惰性与对进步概念的误读其核心是一种智识缺席,这种缺席不仅阻碍了社会进步,也危及了共同体文化的良性发展。切斯特顿对教育的关注不仅具有文化史研究的现实关怀,也以一种对话精神渗透着一种事关共同体文化发展的愿景思考。  相似文献   
66.
《江西社会科学》2015,(5):45-50
城邦是否先于个体和家庭,这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城邦在本性上优先于个体,并给出了相应的论证。但是,这个主张却引起后世许多学者的争论和批评。当代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两位重要学者大卫·凯耶特和弗雷德·米勒分别对这个主张做出阐释,但他们的解释也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共同体主义的解释,我们不仅可以恰当理解亚里士多德"城邦在本性上优先于个体"的深刻含义,而且可以认识到个体是由他们所属的共同体创造的,每个人都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塑造,个人依赖共同体获得道德、自我同一性以及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67.
《奥狄浦斯王》和“褒姒亡国”的故事在中国与古希腊各自的文化背景中都有深远影响。后世文学史家、批评家分别对它们进行过多次的批评与阐释,但少有人从比较的角度对两个故事进行研究。客观地说,两篇故事就其叙事方法和潜含的无意识心理等方面有较强的可比性。通过探究《奥狄浦斯王》和“褒姒亡国”的叙事模式、人物设置和矛盾冲突等方面,发现两个故事具备极为近似的逻辑结构和表达形式。并基于此,探讨出东西方民族对命运及其反抗的共同心理态度和其他相通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8.
现任美国《亚洲研究杂志》主编华志坚系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系教授,曾任《美国历史评论》执行主编,他对两份期刊的运转模式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重要见解。他认为不同的学术期刊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学术研究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像《美国历史评论》那样涵盖一个学科领域的期刊会给该领域的成员提供一种共同体意识和学科标准,而像《亚洲研究杂志》这样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期刊能够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扶持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跨学科、跨区域对话。华志坚认为,用影响因子去评价期刊存在很多弊端,因此不会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尽管意识到在线出版已经导致读者获取方式的转变,很多人会到数据库中,而不是拿起一本杂志来寻找想要的文章,华志坚教授仍然会从整体上去考虑每期杂志,注重每期文章的整体意涵。  相似文献   
69.
70.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人类敲响警钟。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科学数据和信息共享、构建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中国科研人员快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中国科技和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多种方法,主动向国际社会分享相关经验和做法。中方专家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长期重点研究方向和工作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