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实践证明,成熟的经济体制是依法而治的体制,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对宏观调控摸式更新的要求。宏观调控法治化应确立禁止权力滥用原则,间接调控原则。宏观调控法治化应确立实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2.
现阶段,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增强其整体素质方面,研究生学科竞赛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平台作用.然而在具体实施环节,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参赛作品不匹配社会需求、研究生学习研究活动和竞赛活动存在冲突以及学校竞赛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因此,为了推动学科竞赛提质增效,应对研究生培养体系加以改进,构建更为高效科学的考核评价流程;对学科竞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推行激励机制;使校友在增强学科竞赛社会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3.
文化压抑是人类文明化的基本工具.传统文化从人的自我否定入手解决了文化压抑产生的“抽象愤怒”现象.资本主义自由民主通过释放与转嫁文化压抑的方式,向人们空洞、虚假地许诺了一个非压抑性的文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对文化压抑的破坏性利用是集体的自我放纵,已经严重侵蚀了社会的道德基础,必将带来严重的恶果.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许诺的非压抑性文明的迷恋,违背了人真实的、长远的利益,因此是人的自我背叛.  相似文献   
64.
多源信息集结对提高自然灾害环境下统计数据可信度具有重要作用,但信息渠道的多源性极易导致集结信息数据类型不一致、不兼容,形成灰色异构数据序列。本文应用灰色系统建模技术对灰色异构数据预测建模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核"和"灰度"对灰色异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建立灰色异构数据"核"序列的DGM(1,1)模型,并以"核"为基础,根据灰度不减公理,以灰色异构数据序列中最大灰度值所对应的信息域作为预测结果之信息域,推导并构建了灰色异构数据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地震帐篷需求量的预测。本文研究成果将传统灰色模拟及预测模型建模对象从"同质数据"拓展至"异构数据",对丰富与完善灰色模拟及预测模型理论体系,提高自然灾害救援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5.
我国《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的行为类型仅限于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代表的转移行为,没有将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纳入规制范围,造成刑事规制出现漏洞,体现了将个人信息自主片面地理解为转移自主、忽视使用自主的法益认识缺陷,进而仅以防范非法转移个人信息为入罪逻辑,使得个人信息法益刑法保护不周延。当前个人信息已然成为网络犯罪中的关键要素,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现象愈演愈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经逐渐形成"提供者—中间商—非法使用"的完整黑色产业链,各环节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通过非法使用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进而变现牟利是诱发个人信息泛在泄露以及违法交易激增的根源,刑法单纯打击制裁非法转移个人信息行为只能是治标之策,导致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刑事治理效果欠佳。随着进入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阶段,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根植于个人信息的人身性、财产性、公共性等复合法益属性的使用价值日益凸显,使得个人信息使用自主相较于个人信息转移自主更具核心法益地位,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重点理应从转移环节转向使用环节。非法使用个人信息属于下游行为,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管理秩序造成极大损害或威胁,与处于上游的非法转移个人信息行为相比,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具有更为严重的法益侵害性,表现为法益侵害的根源性、直接性和精准性。因此,刑事立法应以需求端为导向,有必要在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入罪要件与出罪事由,即以未征得信息主体同意且情节严重为危害行为,以非经匿名化处理的个人信息为行为对象,以符合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情形为违法阻却事由,既从源头上规范个人信息使用行为,又限定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刑事入罪的边界,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促进个人信息有序自由流动、合理有效利用,平衡信息主体的使用自主利益与信息处理者的正当使用利益,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刑事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6.
期待可能性在根本上是用来弥补刑法由其理论缺陷所产生的现实非正义的问题,完善刑法的合理性。期待可能性的现实空间仅基于外部原因所造成的期待可能性情形,所以期待可能性的适用领域相对狭小。但是我们从立法和司法角度都可有效借鉴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