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卢卡奇与葛兰西:从阶级意识觉醒到无产阶级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天才的、难以逾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那么卢卡奇、葛兰西的哲学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壮丽的日出。虽然卢卡奇、葛兰西两人的研究范式、研究路径、使用概念和形成的命题均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二人对阶级意识,特别是对无产阶级意识的重视却是共通的:两人均指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促进作用,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并提出了夺取意识领导权的重大意义。本文将从两人哲学思想共通之处的比较,分析阶级意识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天然联系,进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2.
本文扼要论述了由于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现代哲学不是本体论的消解而是本体论范式的转换.关注社会和人并确定实践概念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本体的意义.在当代,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现代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3.
青年卢卡奇哲学思想中蕴涵丰富的主体性文化精神特征。该思想的致思理路及其主体性文化精神意蕴,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而言,具有积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主体性文化精神是引领农村工业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4.
卢卡奇从马克思后期经济学著作中的拜物教批判理论解读出了物化批判,并且拓展了对意识的物化批判.但由于思想来源的复杂性,既有对马克思的本真精神的追求,也有德国古典哲学尤其黑格尔浓厚的气息,还受到韦伯、西美尔等的影响,他在解读马克思时忽略了其拜物教批判理论中的生产关系线索,而关注了生产力批判,最后在总体性的同一的主客体辩证法逻辑下,只能走上借助于无产阶级意识觉醒,依靠主体热情来实现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75.
本文主要探讨了青年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的阶级意识理论。作者认为 ,  青年卢卡奇首先对阶级意识特别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进行了历史发生学的分析 ,既肯定了其相对于封建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 ,又深刻揭示了这种虚假阶级意识内在的二律背反。青年卢卡奇提出 ,不同于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直接性拜物教 ,无产阶级通过批判的中介性方法 (即历史唯物主义 )必然形成具有历史透视感的先进的阶级意识。这是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真正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6.
现代性不是完满性,它当然可以批判。但现代性批判并不天然正确,它有其无法逃匿的限度。鉴此,本文将质疑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工业文明中的生产、消费和所谓文化工业的一些批判,认为这些流传久远、几被视为楷模的现代性批判在逻辑完备性与现实合理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欠缺。卢卡奇所谓"可计算性和合理化原则"的生产卢卡奇对现代工业生产批判激烈,但他剑锋所指,却伤害了科技进步条件下所必然要求的劳动组织原则,比  相似文献   
77.
异化问题作为一个议题,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从未停止,卢卡奇以论文集的形式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从而对异化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8.
卢卡奇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认为要超越物化结构就需要运用主体—客体辩证法恢复人的存在和历史进程的总体性从而扬弃物化,而无产阶级正是主客体辩证法的承载者,因此,无产阶级意识的成长与自觉与否不仅关系到总体性的实现和人的主体性生成,而且还是革命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任何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都无法规避马克思和韦伯两大理论体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就是一次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框架内对韦伯合理化理论整合的尝试,卢卡奇因之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但是关于物化是对异化与合理化的扬弃还是调和的争议从未平息,而基本论证思路都是从马克思的视域或者从韦伯的视域论证整合的成败,而不是从物化理论的框架内对其逻辑和前设的追问和论证。在此,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本身论证物化的逻辑连贯性和一致性,发现物化理论更倾向于是对异化理论和合理化理论的调和。  相似文献   
80.
王银辉 《江淮论坛》2013,(3):161-167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所谓的鲁迅"转向"时期,通过与后期创造社等各方的论争,鲁迅获得了自身的阶级文学观。鲁迅文艺思想中阶级意识的突显,与后期创造社所倡导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理论有着某种直接关联。对这一理论作进一步梳理,以期对鲁迅的深入认识,对我国关于"阶级意识"理论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