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81.
闺怨诗漫谈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制度下,男女不平等体现在诸多方面。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外出或为官,或经商,或访友,或行旅,宦游天下,浪迹江湖;时间上或经春历冬,或三年五载,或更长时间。而女子则只能足不出户,锁在  相似文献   
82.
张会心 《领导文萃》2013,(11):72-76
腐败泛滥历代封建政府都竭尽全力向腐败行为作了坚决的斗争。贪污受贿的确成了封建社会不可治愈的顽症。那么,为什么腐败势力会如此猖獗,在政府的一再严厉打击下却屡禁不止呢?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客观上讲,任何人,包括任何官员,都有过好日子、改善生活质量、高人一等的心理欲望。日本学者衣川强曾经对中  相似文献   
83.
新华社近日推出中共领导人系列特稿,以朴实的笔调描述了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个人经历及家庭情况,并配发了多张领导人的生活照片。这些信息显示了十八大之后新的政治气象,也透出了强烈的改革信号。一切,都从取信于民开始。  相似文献   
8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垂死的行将灭亡的社会,由于其自身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非常牢固,无法通过自身的发展而实现向高一级文明制度的过渡,于是在鸦片战争这个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太平天国革命,使腐朽的封建统治摇摇欲坠,最后在中日战争这个外力的最后一击之下将彻底崩溃。  相似文献   
85.
为了考察历史上的舆论传播形式,运用传播学理论,历史纵向地回溯先秦时期与秦汉以降封建社会的舆论传播形式,揭示舆论传播形式的合理性与文化繁荣度和社会稳定性的主面关系。认为:君主虚己纳言、郑人乡学议政、学派以论治世,是先秦时期多渠道的舆论运动形式;防民之口与君臣谏纳、君主微服私访与窒阻下情上达、民间横向清议与官方粉饰太平,是秦汉以降封建社会的舆论运动形式。舆论传播以思想意识的运动力量曾经促动了社会矛盾走向激化,成为封建王朝更替的诸多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6.
晚清时期,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愚昧落后的习俗盛行,黄赌毒猖獗.进入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于民族危亡之际的阵痛中再次觉醒,他们先后发起妇女解放、反对封建迷信、抵制赌博和发展体育卫生等变革运动,给中国社会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儒学最隆盛的时代.作为经学中的显学,<春秋公羊学>的经世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汉代君臣自觉地把包括<春秋>在内的各类经典用诸政治实践中,使得儒家经典显示出强大的经世活力.文章根据有关史料,分别从多个角度描述和探讨<春秋>学在汉代的政治生活中的经世功能.  相似文献   
88.
秦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曾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焦点.这一讨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落潮后,再起波澜.本文以"否定论"和"肯定论"两派为线索,对20世纪末以来学术界对该问题的新一轮讨论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9.
长安北京成为封建社会前后期都城的内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都城的选择受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长安和北京两大古都的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地理因素和军事地理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长安和北京都具备建都的优越地理条件。但古都所在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随着统治范围内的社会人文基础、社会经济矛盾和民族之间矛盾等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