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383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136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858篇
理论方法论   141篇
综合类   3368篇
社会学   305篇
统计学   14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语言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当代语用特点的表达,新词群"XX族"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理想认知模型、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研究分析了新词群"XX族"的基本特点和生成机制,浅论了新词群"xx族"的出现是人类认知的结果,以期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更多的语言现象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83.
在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却像一种"非主流"元素在媒体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从小品相声、音乐戏剧到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方言都有占有一席之地。在方言疯狂涌起的浪潮里,陕西方言火爆银屏的趋势愈演愈烈,在媒体中分外流行。陕西方言能够在媒体中如此火爆,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而且与陕西方言鲜明的地域特色、陕西方言本身独特的魅力有着深刻的联系。但方言节目的风起云涌,势必会出现节目泛滥、质量过低、使用不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能让陕西方言在媒体中健康持续发展,又不影响"推普"政策?坚持创新、扬长避短、严格自律才能经受国家政策、媒体竞争和受众需求的三重考验。  相似文献   
84.
本文主要初步调查了四种方言,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主要分析了北方地区的甘肃省兰州方言,南方江西省宜春方言以及广东省粤语。在汉语方言时态方面,主要调查了河北省唐山方言。调查研究主要是制作文本,配合语音录音。反复收听录音文本,分析不同方言表达复数概念的标记,来总结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5.
苏轼提出“静故了群动”诗学观念,强调凝思静虑的禅静状态对文艺创作观察和构思的作用.认为禅静之止观状态能增强定力,开显智慧.禅定的宁静,不但能了群物之动,把握事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而且能观万物之理,更加清楚明白地总结事物的道理,达到胸有成竹效果.赋予诗歌以超脱之静美,宁静而不枯寂,颇富理趣.“静故了群动”既是他创作经验,也是禅宗止观禅法对苏轼诗学之影响.  相似文献   
86.
群际接触理论认为偏见源于错误判断,群际接触能有效减少偏见。在对平等的地位、共同目标与群际合作以及权威、法律或习俗的支持等群际接触的最佳条件进行批驳后发现:地位不平等并不必然产生偏见,群际合作也可能会产生冲突,社会支持未必降低偏见。实际上,按群际接触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接触策略,依靠认知扩展跨越群体差异,多方面控制群际合作过程,利用移情唤起改变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降低群际偏见,抑制群际冲突。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方言影视剧、广播栏目、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报纸、网络中的方言传播现状的调研开始,梳理受众对方言大众传媒传播的态度;整理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进而对该现象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8.
职业院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压力与职业院校生源、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模式等因素有关.同时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些压力,是解决职业院校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保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解宿州当地的讳饰习俗及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调查了宿州方言中的讳饰言行,并分析了讳饰语规避的语义策略。宿州方言中的讳饰语可分为两种,一是避凶险、晦气的,如死亡、疾病、生肖等方面的词语,交际时,要把这类词语改为吉祥、如意的词语;二是避粗俗、刺耳的,如涉及两性、生育、排泄/排遗、残疾、相貌、饮食、婚姻、性格、取名等方面的词语,交际时,要把这类词语改为雅致、中听的词语。讳饰语的使用采用了语义的扬升、减弱、扩展和模糊等语义策略。宿州方言中的讳饰语浸润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它是我国中庸和谐之道的文化载体,是人们趋吉避凶的伦理情感的根本流露,同时也符合语言交际过程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90.
汉语表假设的语气词没有时间意义,已然或未然是由整句的语义组合(即"意合法")表示的,自古至今,一以贯之。陕北方言假设语气词有时间意义,"口叁"(s°)表示已然,"呔"(tai°)表示未然,分工明确,一目了然。显然,陕北方言假设句用语气词表示已然、未然的格局非汉语所固有。维吾尔语表条件-假设语气的语缀-sa/sε与-"口叁"(s°)不仅语音形式十分相近,而且多种语法功能相同,"口叁"(s°)可能来自维吾尔语表条件-假设语气的语缀-sa/sε。历史上,大漠、河套以南的维吾尔族先民——回纥曾与陕北人有过长期密切的接触,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给我们的推断以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