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4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860篇
劳动科学   42篇
民族学   297篇
人才学   160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782篇
理论方法论   555篇
综合类   6449篇
社会学   807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923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890篇
  2008年   1112篇
  2007年   825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目前,由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渗透、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网络空间的思想侵蚀以及思政理论教学的失效等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困境之中。为此,从辅导员层面出发,挖掘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导者作用,可以从思想层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从情感层面获得学生的信任感、从平台资源层面增强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3.
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和主导权是逐层递进的,最高层级的主导权是依靠意识形态自身魅力维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它所要维护的和实际维护的利益是一致的,这和阶级社会"虚假"的观念体系有本质区别.维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要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要强化宣传教育,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让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群众.  相似文献   
84.
与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有着显著的不同,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具有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性、生成的技术性、文化渗透性等特征。当今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着网络社会的矛盾对现实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网络空间文化霸权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等问题。为了减少互联网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必须重视网络民意,走群众路线,树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阵地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85.
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的最好阐释和最新发展,它赋予了幸福历史的深度、时代的高度和现实的温度,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与丰富的理论意蕴。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可从四个维度进行,从国内外双重视角分析奋斗幸福观的问题缘起,明确其现实必然性;从当前到长远把握奋斗幸福观的本真旨归,明晰其目标指向性;从个体到群体厘清奋斗幸福观的主体构成,阐明其全员参与性;从理想到现实确定奋斗幸福观的实践指南,剖析其路径协同性。奋斗幸福观深刻阐明了奋斗和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是全体中国人民获得幸福和过上美好生活的观念指引和行动指南,具有厚重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学界包括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在内的共同关注话题。国内外学界从仪式的意识形态研究和意识形态的仪式研究两种路径对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神话—仪式学派、社会功能学派、象征文化学派等。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在探索与争鸣中呈现为多维的共建。但是在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滞后和该问题研究的系统性缺失等问题。因此,仪式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仍需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系统化,寻求共识。  相似文献   
87.
88.
89.
王夫之对公正范畴的界说有"合宜"的内涵,"合宜"内涵包含了三层逻辑:"和""顺""平"。首先,公正是"和"思维构造下的公正,公正的价值是公共的价值、公共的美和善的公正而实现天下公共的理想,具有和的大同理想特征;其次,公正是"顺"思维方式下的公正,公正的关键目标是宏图大业下的公正,进而实现家齐国治,国家发展具有公正的特征;最后,公正是"平"措施下的公正,公正的具体路径是调节个人利益而实现理欲共存,使社会具有均衡公正的特征。"和""顺""平"的逻辑演进,使公正内涵由理论向现实推进,达到具体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