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统计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介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从媒介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看,还是从我国传媒的竞争格局来看,民族文化都面临重大的挑战,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受众争夺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我们的民族文化除了关注本土受众之外,还要争取海外的华人受众、在中国的外国受众和跨越国界的受众。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使许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公案--"女娲补天"的起因和神话情节原型的问题,获得了全新的证据.把地震灾害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还荻得了解读"天柱折、地维缺",以及"山火、猛兽、浩洋、淫水、黑龙"原型的全新视角.它们说明,"女娲补天"起因就是地震及其次生灾害,补天神话原型是先民借助想像力征服地震灾害的一种形象化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假如电脑便宜到任何人都买得起,数字鸿沟就会消失吗?当今,数字鸿沟与Negroponte提出的“100美元笔记本电脑计划”产生了很多争论。在本文看来,即使拥有硬件设备或者有使用互联网的条件,消除数字鸿沟也不容易。如果旧的分化没有消除,即便更低的电脑价格也不能消除数字鸿沟,还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需要考虑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接受监督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林 《南京社会科学》2012,(2):117-122,153
对“监督舆论”的误读,是反对舆论监督接受监督论者的症结所在.舆论监督的公权特性,舆论监督的突出问题,以及有效监督措施的缺乏,凸现了舆论监督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对舆论监督的监督,应该是有利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而不是压制和消解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自律层面推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严密的采编流程规范、严厉的责任追查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在他律层面解决监督依据、明确监督主体、创新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群众办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概念。群众办报思想发端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时已具雏形,经过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补充才基本成形,江泽民、胡锦涛等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新闻媒体应该从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自觉培养强烈的群众意识、深入细致地研究群众、构建群众广泛参与报纸工作的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搞好服务群众的工作等方面来创造性地传承群众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6.
介绍美国一些商学院开展的"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教育方法.大学本科商务核心课程的六个过程模块及会计在每个模块中的作用,可为国内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美国一些商学院开展的"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教育方法.大学本科商务核心课程的六个过程模块及会计在每个模块中的作用,可为国内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反腐败的独特优势,而其真实性、偶然性、侵权等问题又制约了这种优势的发挥。这些问题都有制度成因,如何进行制度构建是网络舆论监督反腐的关键。这种制度构建有三个维度,从网民层面看,基于有限实名制的自律和基于法律规范的他律同等重要;从网媒层面看,应尽快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机制、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媒体间协作与创新机制;从政府层面看,应着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机制、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事件调查督办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国外高等学校考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考试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探及了现代高校考试的目的,分析了良好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着重讨论了高校考试的原则、战略、步骤以及高校考试的类型.认为良好的高校考试制度应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公正性、实用性和有益性等特点.期望对高校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办以来,都市类报刊在大江南北纷纷崛起,成为中国新时期报业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绚丽风景。但在最初的新闻策划、报道方式、版面突破等创新、创异、创造带来阵阵清风之后,大量"克隆型"报纸、版面甚至稿件的出现,使得都市报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重庆都市报的同质化比之全国有其独有的鲜明特征,背后有其独有的特殊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