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25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特点 ,当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市场观念、用户至上观念、人类整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解决好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企业文化发展走向作出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破除中西文化交流的三大思想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倡导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有三大思想障碍 ,即认定不可能有平等的文化交流 ,认定未来世界文化的大趋势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或认定文化融合的最终境界是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 ,夸大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不可译性。在对平等交流有无可能 ,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有无可能 ,准确的文化翻译有无可能等三个理论问题作了辨析以后 ,作者表达了一个愿望 :中西双方回到平等交流的元点上来 ,加深了解与认识 ,促进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是奠基在“内圣外王”这一思想观念之上的,其核心思想是德治以及由内圣开出外王。简单地说,所谓内圣,是指个人要有高超的人格修养;所谓外王,是指个人要对社会与政治尽其责任和作出贡献。内圣外王之道为中国传统社会设计了一套社会与政治治理的方案。这种社会治理方案强调道德的优先性。长期以来,内圣外王之学一直为儒家所信奉与遵守,视为安邦定国的基本原则。但是,美好的社会理想是一回事,如何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又是另一回事。历史事实是,历史与现实从来没有主动为有个人道德操守的人提供从事政治活动的舞台。个人道德…  相似文献   
4.
5.
朱子《太极解义》有三个本子:第一个本子是乾道庚寅(1170)朱子完成的初本,见于吕祖谦《太极图义质疑》,虽非全本,亦可窥见大概;第二个本子是乾道九年(1173)定本,淳熙末刊布,即淳熙本《晦庵先生文集》所载《太极解义》;第三个本子是今传通行本如《朱子全书》所载的《太极解义》,是朱子晚年最后改定本。三个本子中,最重要的是第二个本子的定稿,此本的定稿,曾广泛吸收了张栻、吕祖谦的意见,其中根本性的理论贡献来自朱子,但它既是朱子本人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乾道后期道学的理论共识。朱子的太极论不仅有宇宙论意义,也有心性功夫论意义。其宇宙论意义是"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其心性功夫论意义是"要于常运中见太极,常发中见本性"。太极是天地运化的主宰,又是人心发动的本性,太极论就是要人在运动发见中认得太极。但是天地的主宰不能离开运化的过程,人心的本性也不能离开心的发动,这个关系应该即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故应当即动静求太极,即已发求未发,即其运化发动之中求见太极和本性。  相似文献   
6.
晚清士大夫阶层对于儒教文明的危机意识到甲午战败达到了一个高峰,康有为将之概括为"保国、保种、保教",获得了广泛的共鸣。比较一下张之洞、康有为和严复的保守方案,会发现三者在具体理解和具体主张上各有侧重,各有异同。具体来说,张之洞的保守方案重心在保国,严复的保守方案重心在保种,康有为的保守方案重心在保教。"保国、保种、保教"的主题也规定了中国现代思想的基本方向,是晚清思想界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其重要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改革开放”直至今天的30多年,是中国急速现代化的一个时期。在这30多年中,我们取得了新型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的巨大成就。如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越来越多,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几乎家家有电视、电脑,人人有手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91亿。那么,今日中国人的生活比30多年前的生活幸福多了吗?未必!财富总量快速增长了,但贫富差距也迅速拉大了。中国共产党不再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了,但穷人和富人、百姓与官员之间的矛盾变得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8.
人的能动性与历史的必然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构成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对立,并且导致了葛兰西时代革命实践中宿命论与机会主义的对立。本文通过讨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立足于葛兰西对必然性的独特理解,试图以葛兰西的视角来审视"改变世界如何可能"的问题。葛兰西通过对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的"假定……"逻辑的重新解读阐发出一种保持了偶然性维度的必然性,从而给予改变世界以现实的可能性。葛兰西的必然性符合人构造历史的行为的特殊性,即历史的必然性由人的行动所诠释,而人的行动仅仅是一种趋向,其中充满了可变因素。但在行动过程中,这些可变因素"被假定"为必然性的构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正是在强调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恢复这种必然性的"假定"的前提而同时保持了人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于两种"历史书写"的相对区分,本文尝试在人类实践的复杂过程中,来窥探在"前人活动"与"后人书写"间的微妙裂缝。如果说,所谓"历史二"代表了后人想要涂抹出历史"连续性"的努力,并且由此代表了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话语力,那么,所谓"历史一"则代表了前人所顽强留下的史料遗迹,而且它作为一种"反权力"还在不断地挑战既有的史学话语。围绕着"历史一"与"历史二"之间复杂而吊诡的关系,可以看到历史学在当今所遭遇的危险与机遇。  相似文献   
10.
卢风 《社会科学》2012,(10):131-139
许多人认为,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将能保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健康,但这只是"科技万能论"的幻想。唯当物质消费大幅度减量时,我们才能保护好环境,维护好生态健康。迄今为止的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尚未导致经济的非物质化。唯当市场经济由受"资本逻辑"制导转变为受生态规律严格约束且多数人超越了物质主义价值观时,才可能发展健康的非物质经济。唯当非物质经济健康发展时,大幅度的物质减量才是可能的,环境保护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