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賨)是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其部族敬信鬼神,慕求长生.汉末当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五斗米道政权时,其部族纷纷前往投奔,信奉道教.西晋时(賨)族后裔李特、李雄与北方流民一起进入蜀地,得到当地以范长生为首的五斗米道组织的大力支持,建立了以道教思想为治国方略的大成国.  相似文献   
2.
清末学制转轨中的蒙学教育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随民族危机加剧、国民观念的引入,普及教育、义务教育成为教育要旨。“蒙学”教育随即由传统的“父兄谋之”转向由国家操持,传统蒙学课业及训蒙方式亦受到否定。随外来学制的引入,清朝试图调节既有学制与新式学制对接,在对传统蒙学的处理上,游移于中西之间,态度数次更易,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术自由的价值在于本身的超然性和独立性.正是不具依附的特征构建了对研究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了对社会良知和责任的感知。这种感觉通过“中介”的转化必然对社会价值的生成形成影响。即社会价值的价值形态与学术自由的自主性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关联:但对这种关联是否是规范性、逻辑性的判断应该基于学术自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很多,一些研究已经从某一层面较好地进行了解释.但从"结构一行动"的角度出发,农村社会稳定格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还应包括:乡村利益格局的变化、农民的观念及其组织因素、国家涉农的宏观政策和体制.  相似文献   
5.
在宗族型村庄,某些自发的非正式组织如村庄、宗族等自治组织按民主—自治的规则治理着底层乡村。虽然其自治结构与运行质量尚是初级的、"原始的",但却表明了农民对民主—自治的内在意愿与实际能力。乡村的宗族等传统组织资源,不仅不是社区公共治理的障碍,相反有可能成为民主—自治的基础。不过,宏观体制与政策,如政府对资源的垄断、不允许农民自组织起来的政策以及乡村治理体制的行政化约束等,都严重地制约着农民的组织和治理能力。因此,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和治理能力,还应该进行政治上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问题一直是政策部门和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有些什么样的经验,存在哪些问题,总结这些经验和问题对于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丰岩综合经济合作社调查为例来回答上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合作社的相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邹东升  田旭 《甘肃社会科学》2007,(4):240-241,191
临时性微观经济管制机构过多、过乱主要缘于行政编制虚置、政府与市场错位、行政许可滥用、微观管制失调、政府部门利益驱动,必须通过构建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创新公共管理文化来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若干农田水利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70%的粮食来自灌溉农业,增加可灌溉耕地面积,提高灌溉耕地的土地生产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和乡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自农村改革以来,农田水利领域的改革亦突飞猛进。然而,从近年我国种植农业频遭旱灾这一结果来看,已有的农田水利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并不成功。基于此,对当前农田水利的若干政策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于完善农田水利政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作为中国政治研究显学的城乡基层民主建设研究,取得巨大进步与成就,这不仅表现在众多的理论成果上,更表现在它对中国政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和成长的人才推动和学理支持上,表现在它对中国基层民主实践本身的理论支持和舆论推动上。但客观而论,该领域研究还存在种种不足,如研究目标偏失、研究领域失衡、研究方法缺失,制约着其整体研究水平。因此,该领域尽管已成研究热点,但研究空间依然巨大。  相似文献   
10.
突发网络舆论事件日益增多,厘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应对危机对提高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经由“洁洁良”事件的典型案例分析,基于多元参与的视角归纳出媒体、网民和舆论对象三元主体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为风险。为有效化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风险、困境与危机,当前提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效能需完善事前预警与回应相结合的前置性治理策略,加强事中引导与化解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理策略以及巩固事后归纳与教育相结合的隐藏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