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6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38篇
劳动科学   662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211篇
人口学   403篇
丛书文集   923篇
理论方法论   163篇
综合类   1751篇
社会学   341篇
统计学   58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忽视了要素流动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发展的新的资本创造模型则认为资本集聚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工业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另外,是资本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收益决定资本是否创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度、工业品支出份额及资本贴现率的变大,替代弹性及资本折旧率的变小,将降低对称结构的稳定性,而提高中心-外围结构的稳定性;经济地理空间的产业均衡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企业生产工业品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足够显著,或者工业品支出份额很高时,市场拥挤效应将彻底消失,并转化成为促进产业集聚的动力;突破点与持续点的大小比较可以形成不同的关系,这意味着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变化,本文发展的资本创造模型可以体现出多样化的产业空间动态演化行为。  相似文献   
2.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属性、闲暇效用和劳动力制度保护4个方面衡量劳动力议价能力,运用模型刻画了劳动力议价能力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同时选取2001~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劳动力议价能力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一,劳动力议价能力与劳动收入占比显著正相关,劳动力议价能力可以解释劳动收入占比波动的10.10%,且工资在二者传导机制中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其二,对于全国层面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属性、闲暇效用和劳动力制度保护分别贡献了约1.004、18.602、1.395和0.77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层面的劳动力属性和闲暇效用的贡献比全国分别高1.593和1.706个百分点。其三,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速度、第三产业比重和劳动力议价能力成为劳动收入占比提高的主要动力,三者平均贡献了19.88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徐芳维  邓元时 《东岳论丛》2015,36(1):128-132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体,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而言,有着明显的特征,其融入城市的意愿更为强烈,能力更为完备。农村存量资产转移和资产建设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和意义。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却没有农村资产。这个问题只能通过资产代际转移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资产代际转移是以农村资产流转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只要进行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允许和促进农民工土地、林地林木、宅基地、房屋等资产流转,扩大流转范围,规范支持资产流转,自然而然地就会转移到新生代农民工身上。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中承压,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力供求深受人口老龄化、新一轮技术革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短期看,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劳动者就业、收入、流动等活动带来负面影响。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力供给规模将继续下降,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性问题仍将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建议研究出台应对劳动力供给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下降、保护女性就业和减少就业歧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流动以及优化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1978~2002年,湖北省乡镇企业在企业单位数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对该省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构入手,阐明了转型期中公有制企业劳动者与企业关系的新变化,做出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属性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优势学说看我国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优势学说理论来看,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获取比较优势,但从我国出口产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来看,我国似乎更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本文对这一矛盾形成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受加强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推动劳动力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大变革。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