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自1972年开始接触日本民俗学,不断来往于法国和日本之间的独特研究经历,让作者在本文中形成内外交织的理论视角.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民俗学自建立之初以来的理论基础、主要范围和重大问题,然后从个人的研究经验出发,解释这一学科的实践内容,以及国际合作方式对研究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再次思考了人类学中重要的"主位"和"客位"概念,"主位"和"客位"问题不仅是日本民俗学面临的问题,也是民俗学和人类学共同面对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法学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和共同性等特点,其中的综合性特点表明,在环境法学教学中可以而且有必要采用多学科教学手段。具体而言,要将环境科学和经济学等与环境法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贯穿于环境法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使环境法律制度能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现教学目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撇开各种外生变量的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区域内生性能力要素和外在性能力要素的水平及其组合状态。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内生性能力要素与外在性能力要素组合严重失衡,资源优势及"后发优势"无从发挥。西部开发中传统的思路和做法已经走到尽头。通过区内整合和区际协同,改造区域体制属性、健全市场机制,改革政府管理,培植企业能力,提高民众素质,实现内生性能力与外在性能力高平衡态发展,是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博客的意义不仅是作为一种网络传播渠道,更是一个公共论坛,其在引导、构建公共舆论时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试图洞悉博客对公共舆论构建过程的外在性影响的表现、流程、机制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超越”具有更为广泛、深邃的内涵,是人类及其社会特有的品质和机制,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现象,宪法文化具有同样的品质。中国文化具有“内在性超越”的本质属性,宪法文化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具体体现在宪法序言和条文的规定中。深刻体认这一特点,是现行宪法进而贯彻实施宪法不可或缺的哲学基础。中国宪法文化与西方的宪法文化形成鲜明的反差,西方宪法文化是“外在性超越”。这两种文化特点各有所长。中国在发扬“内在性超越”宪法文化优势的同时,也要吸收“外在性超越”注重制度性的约束机制的特长。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欲望是对于自我需求的满足,因而是内在性的.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提出的"形而上学的欲望"是对传统西方哲学内在性的抵抗,从而实现欲望的外在性以满足绝对他者.从传统西方哲学欲望概念入手概括思想史上欲望的内在性特征,继而分析列维纳斯的形而上学欲望的外在性特点,最终以爱欲为形而上学欲望典型而实现对于传统欲望内在性的超越,以满足绝对他者.  相似文献   
7.
冯溪屏  张奎良 《齐鲁学刊》2007,2(4):115-123
劳动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的内在规定性;但是,从古至今,人与劳动的关系由谋生的目的为中介,因而劳动对人来说又具有外在性。内蕴劳动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劳动二维结构逐渐生成,构成了以往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内容。劳动二维结构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而逐渐解构。  相似文献   
8.
关于绿色营销与企业环境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竞争的多样化,使得环境竞争力成为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实施绿色营销是提升环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文章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通过绿色营销提升企业环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程序玩具有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利益属性,亦具有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工具属性,这两个属性系从不同视角观察民事诉讼程序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对立性.由于工具属性的价值评判具有外在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对于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评判应当从其利益属性角度入手进行伦理评判.  相似文献   
10.
“感受性”是列维纳斯哲学的重要论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有三种“感受性”对于理解列维纳斯哲学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即“享受”“易受伤害性”和触发时间的“异质感”。或因这三种“感受性”差异极大,学术界对“感受性”的解读向来不一:有将其解释为“内在性”者,也有将其视为“超越性”者,亦有观点认为其兼具“内在性”与“超越性”,或具有内在与超越的“交互性”。然而,上述解释虽均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各有不足。毋宁说,列维纳斯意在通过“感受性”揭示一种“别样的超越性”,即一种与“内在性”和一般的“超越性”都不同的“外在性”——在他的语境中真正的“超越”是“外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