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497篇
劳动科学   108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130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377篇
理论方法论   247篇
综合类   3224篇
社会学   445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为解决LED频闪及电解电容导致LED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级PFC并联解耦电路(Buck-Boost)的无电解电容的拓扑结构。分析了解耦电路的各个模态,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LED频闪原因的函数表达式。将脉动输出功率转化为补偿动态脉动电流,实现抑制LED频闪的优化方法,搭建了无频闪无电解电容的LED驱动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结果表明,LED灯光的频闪纹波从接近20%降低到了5%以内,符合护眼标准,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边地影像”是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纪录自身的非虚构创作。在朗西埃“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理论视野下,边地影像体现了题材选择的一视同仁和人性的解放,以平等维度的引入开拓了其艺术与政治价值。透过“自我他者化”的艺术操作,它改变边地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和“参与拍摄”到“独立创作”的过渡所释放的乡野表达,成为评测其诗学力量的关键质素。同时,围绕“差异性”展开的影像再现常常导向“微小差异的自恋”,并在言语的过度中营造了某种“圣化构想”,进而使其差异政治悖论性地生成了新的可感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王夫之的“天人合一”思想:(一)天人授受之际,人受天之所命者为“性”,故天人本自合一;(二)“天道之本然”变为人“性”,主要是受到“质”的拘蔽,形体才情、道德品性等才有千差万别,是为被拘蔽的“天人合一”; (三)通过道德实践,可以重新实现“天人合一”;(四)“发己自尽”与“循物无违”可视为王夫之关于治道的“天人合一”之论.王夫之所论“天人合一”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如果以之与基督教尤其是爱仁钮的“复归元首”说相比较,以上四个方面的信仰体系的特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5):94-100
在鲁迅故乡话语系统的建构过程中,空间焦虑是话语运作的驱动力。从离乡者的视角看,故乡因启蒙话语的渗入呈现出以吃人为内质的囚牢模式;从在乡者的视角看,则体现为人要进入群体中而不能的阻隔模式。鲁迅以此空间形式营造了故乡与鬼域的同质性。同时,空间焦虑也是话语主体的精神本质。以还乡、寻路的空间焦虑呈现着话语主体的分裂和整合。它实质是鲁迅流寓者身份的言说形式。  相似文献   
5.
儒家友德对于救治社会的个体化带来的个体人际冷漠、社会疏离、身心失衡等道德问题乃一剂良方。它鼓励个体将他者视为生活中的伙伴,以友善互助为基准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强调个体在关注自我的同时需兼顾社会公义,要以社会规范为普遍的价值标准,尊重公共利益;主张个体应积极借助他者的力量,与他者互相激励和引导以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上述理念实效的产生还需以对儒家友德的现代转化为基础,该转化主要表现为从"友爱"到"友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创建"无废校园"是提升生态文明的伟大工程。校党委统筹规划,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是基础;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谋划,做好详细规划是关键;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是瓶颈;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积极主动参与,不留任何死角是保证。要打牢基础,做好规划,突破瓶颈,全校动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攻坚战,为建设"无废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州新一代天气雷达接收机频率源出现无9.6M时钟的故障,根据信号流程、故障树图和电路原理图,详细介绍故障的检测、分析、定位及处理过程,并就该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总结了雷达维护经验,从而为雷达技术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9.
有君与无君乃魏晋时期一个重要的哲学论辩。郭象持有君的论点,且认为君主当无为。现代学者萧公权指出郭象这种观点存在矛盾,因为君主既然无为,那么政治的运行是否必然需要君主?本文认为,郭象的君主观念可以通过其自然哲学得到圆融的解释。郭象一方面认为君主须通过无为来使万物各自完足其自然之性;同时又强调君主的有为,即:君主自身需贤能、具备良好的鉴别力,识别人才,使社会更好地运行。关注到君主有为的层面,方能更全面地理解郭象的有君论。  相似文献   
10.
古莒国的历史可以一直推溯到史前,因相传其族出于嬴姓的东夷少昊集团,故后世多称其国为嬴姓。古籍或又称其国为曹姓,实是以曹地为中心的一种地域性的划分,大抵相当于曹氏,不是莒国本来的姓号。史书又明确记载西周以来的莒国为己姓,此说应是有根据的,其根源即在莒国与纪国通婚,相因于古代从母姓之俗,用纪国本来的日名"己"表姓,故有己姓之称。所以,对于古莒国公族的姓这一问题,需要联系中国古代姓氏制度的演变来具体分析,不宜作简单的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