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德"的原始观念来源于人们对"效能"和"能力"崇拜,是古代君王通过"巡省"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力的反映。"德"字之初义就是"政治控驭能力和权威影响力",这种观念大概产生于部族联合体的尧舜禹时代,所以"德"不是周人的首创,周人只是提出了不同于商人的"明德"观念,以"帝迁明德"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依据。"德"作为政治控驭能力的代称包括"刚克"和"柔克"两种手段,作为"刚克"手段的刑罚也是原始"德"含义的一个方面。与周人的"明德"观念相一致,"明刑"、"明罚"思想也是周人"明德"观念的衍生思想。  相似文献   
2.
将整系数多项式 0 - 1混合整规划问题化成无约束多项式规划问题。通过解该问题 ,能得到原问题的近似解。处理方法的特点是能够直接处理不等式约束情形 ,而不需要先将不等式约束化成等式约束再来处理  相似文献   
3.
4.
考察我国古代同案不同罚现象可以发现,君主等特权阶层的特权是形成同案不同罚的政治背景;儒家思想渗透于司法是形成同案不同罚的文化因素;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是形成同案不同罚的制度局限;“无供不定案”是形成同案不同罚的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5.
6.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习惯说法并不妥当,它意味着诸法都有,没有分开而已;民法之说则似是而非,模糊了民法与刑法的区别,也模糊了古今与中西法律的基本区别.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作为维护家天下统治秩序的工具,核心是一个"刑"字,是泛化的刑罚.它无所谓民事与刑事的区分,只有事之大小、刑之轻重,故与民法无关,也不等同于刑法,勉强可视为一种片面的刑法.实际上,中国古代社会无从产生民法,民间社会关系与纠纷概由律及礼、俗调节.  相似文献   
7.
《沙漠之盐》是日本作家松本清张的长篇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用推理小说的手法,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社会为背景,讲述了陷入婚外情的男女主人公从相遇、相爱到决意赴沙漠殉情的曲折离奇的故事。这部作品通过对已婚女人处于婚外情中内心世界罪与罚意识的刻画,揭示出爱与伦理的相互矛盾。  相似文献   
8.
就其本质而言,中国古代伦理司法哲学是由其伦理法哲学所决定,并为其伦理政治所服务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以德刑关系为基本内核的伦理司法哲学基本上可以归诸其伦理政治哲学应用之范畴。从明德慎刑到德主刑辅,从德本刑用到明刑弼教,都是在政治统摄司法的条件下,而成为其时之司法哲学的。由此所衍生的亲亲容隐、恤刑慎罚、振冤恤滞、则天重伦等具体制度,既是伦理司法的表现形式,也是伦理政治的通达渠道。鉴于其伦理政治的固有价值取向,反暴政、反酷刑、重人伦、尚和谐成为中国古代伦理司法的主流价值。时至今日,这种价值取向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积极因素当为人民司法的现代转型有所汲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倪春乐 《社科纵横》2011,26(4):85-87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的有效手段。随着中国诉讼观念的更新和诉讼模式的转变,卧底侦查所衍生的法律问题越发凸显。作为侦查谋略",卧底"在侦查中应用广泛,但学界对其尚存争议。本文从卧底侦查的概念入手,分析卧底侦查的理论基础、卧底侦查行为的性质及其可罚性,并提出立法上的制约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非线性混合整规划问题的求解进行探讨。利用罚函数把非线性混合整规划问题转化为等价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从而可通过求解一个无约束线性规划问题而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