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128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186篇
理论方法论   434篇
综合类   1935篇
社会学   501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为例,分析了其"类别性""强化性"和"缺席性"媒介呈现上的负面效果,并从该阶层拥有的特质条件和媒介生存境遇两方面剖析了成因,进而从国家政策、阶层自身和大众媒介三方提出了建构良好阶层形象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的内设机构一直在膨胀之中。由于发展的驱动、办学资源的诱惑、现代化产生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在效率机制的作用下,大学不断成立一些新的机构。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大学为了自身的合法性,成立了与政府具有高度同构性的内部机构。同时,模仿性机制导致大学间相互的模仿和攀比,从而使不同类型大学的内设机构全面膨胀。  相似文献   
3.
4.
广西社会学作为中国社会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以及专业组织建设方面都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甚至与同处西部的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呈现出研究基础薄弱,缺少研究骨干、与主流对话不够、研究成果分散等劣势.广西社会学通过与国内外的外部交流、区内研究主体之间的内部交流、兄弟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达到增强理论自觉、提升学术品质、扩大学术影响力,改变落后面貌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田耕 《社会》2019,39(1):71-9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即19世纪末期到一战之前的若干典型研究,从中反思早期社会学田野工作是如何在“直接经验”的倾向中完成类型化,以及如何在这个经验感获得的同时改变对社会世界的道德想象。早期社会学的田野工作的力量之一不在于以规范的诉求压制经验感,而是以独特的情感结构连接经验的观察和道德理想的重生。由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诸如社会调查到社区研究这样的简单思路,更要重新理解理论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式”的道德本身。这一工作对重新认识早期社会研究和今天的社会学民族志都具有意义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阿尔弗雷德·舒茨在其《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著作中,把现象学引入社会学的基础研究,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现象学社会学"面向主体人的世界"的理论观点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使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现象学社会学"悬置、还原"的理论观点,消解了社会工作者携"科学真理"话语而自居的霸权,为社会工作构建了合作对话的专业关系;现象学社会学"人永远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的理论观点,使社会工作跨越了"工具理性"的羁绊,为社会工作实务知识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散乱的状态。为了对跨文化意识形成一个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解析、模型构建和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究。文章分析认为跨文化意识应该定义为个人对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此定义出发建立了一个动静结合的模型以阐明其内涵;最后明确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途径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社会》2019,39(6):87-120
费孝通先生晚年倡导面向“精神世界”的社会学研究,不仅强调了社会学的人文性格,而且指明了回溯和整理传统思想资源以理解人心的意义。古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进退趋避是精神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盛唐诗人王维可作为重要个案。本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以王维的生命史、编年诗及他与其他诗人的交往为线索,考察其如何在仕隐之间调适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王维通过人际和诗文往来形成的社会交游空间、自然山水空间和灵性佛理空间,构成一个融和自然与人文的“人生圜局”,以寻求精神世界在“入世有为”和“消极退避”之间的平衡,而其精神苦痛也可以从这个圜局的层级变动或缺失中探寻根源。本文认为,把握世风民情、生命史的再现以及理解和体会的功夫,是研究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