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是原始拜火教的发源地和稻作农业的诞生地,也是炎帝族中心聚落的所在地,湖南才是炎帝文化的母体。中华炎黄研究会认为山西高平是炎帝故里的说法缺乏关键证据支持,因而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居聚落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特别是进入城市化发展时期,表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聚落城市化发展是被动地受工业化进程牵制而逐渐形成的,其路径的独特性取决于推动聚落城市化的基本矛盾的独特性。中国的聚落城市化是建立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的交叉点上,这是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巨大的人口压力不仅挑战着城市的容纳力并压迫着城市系统内的资源水平,因此中国的聚落城市化中的根本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实现生态化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聚落主体的心理层面则表现为城市人的反城市情结与农村人的望城心态的矛盾。特别是庞大的农业人口,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涌入城市,也带来如人口、交通、生态等诸多现实问题,更加剧了中国聚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3.
乡村聚落景观由于所处的自然生态、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等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选址理念、空间布局方法和景观空间形态。本文运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化结构理论对湘西德夯苗寨聚落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层"逐层探源溯流,对苗寨聚落景观设计"表层结构"中蕴藏的文化内涵(集体记忆认同)进行深度挖掘与阐释,指出德夯苗寨聚落景观设计的文化特质即是创造了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人神共居的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筑了有利于子孙后代生存繁衍的聚落景观文化空间,处处体现着和谐的乡土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陇右段粟特人踪迹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古时期,中亚粟特人沿着丝绸之路不断东来入华。学界对东迁粟特人及其后裔的聚落分布做过系统梳理,但对陇右段粟特人考论不多,造成了丝绸之路粟特聚落分布在研究上的断裂缺环。陇右东去关中,西通河西、青海,南下蜀中,北达宁夏,是交通枢纽之地,也是粟特人流动经行的必由之所。传世史籍、出土墓志、墓葬文物、石窟题记、敦煌文献及其他各种文物中保留了一些陇右地区粟特人的相关信息,反映出他们在天水、陇西、兰州、河州、成州、西平、廓州等地的聚落分布与生活状况。在这些地方,粟特人及其后裔或定居或经行,或贸易或任官,甚至形成军事武装聚落,也形成了陇西米氏、西平曹氏等郡望,他们成为陇右民众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水平预测研究(2010—202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伴相生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通过回归分析发现,GDP每增长1%,城市化水平增长0.208%,如果假设GDP按8%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约为55.44%。在预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之后,便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与脉络有一个具体的把握,而这无疑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未来城市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邱枫副教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六遂"称野,炊烟袅然处有人家,于此聚族形成古村落——城市之外的聚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自古有之,且一直处于演进发展之中。宁波地方的古村落分布广,类型多,面貌丰富,近年来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7.
清朝末年京旗回屯开发东北,双城堡就此而出现,随着开发的深入,双城堡的聚落形态几经变迁,其原因不仅有旗人的主动开发,而且还有大量移民涌入后的被动原因,而真正导致双城堡发展的原因是后者,并且主要原因是由"民典旗地"造成的。本文通过对几次聚落形态变迁的归纳和总结,试图对双城堡聚落兴起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索和描绘,对聚落形态的变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舟山是海洋大市,海洋考古资源十分丰富。加强包括沉船考古、海港考古、海洋聚落考古等三大领域的海洋考古工作,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是建设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聚落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建立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保护与更新的有机结合显得非常重要。在调查辽宁长城沿线聚落的基础上,针对小河口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现状,从文化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对聚落沿革、形成机制、景观价值和建筑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保护更新实践,提出传统聚落保护更新的共生理念和以整体协调、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为原则对聚落资源进行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江西传统聚落布局的模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落布局模式是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的中观层次。江西传统聚落布局模式具有受“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强烈影响、广泛地采用“横巷式”布局、宗族结构之间的关系极具密切、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极大等四个鲜明特征。深入研究这些特征,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聚落建筑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颇具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