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39篇
社会学   3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光绪、慈禧去逝后,留日学生朱增澹等人冒用杨度所创立的宪政公会之名向国内各地寄送传单,攻击袁世凯弑君谋逆,影射醇亲王载沣谋子即位大做手脚,号召国人兴兵入京杀袁世凯为光绪皇帝报仇。传单引起清廷内部极度恐慌,下令对来自海外的信函严密检查,并请求日本政府协助调查传单的制造者。日本政府警告朱增澹等人停止寄发传单,但并没有将调查结果通报清政府。清政府虽怀疑是侨居日本的中国人印制并传播了檄文,但究竟何人所为,清政府始终未能获悉实情。  相似文献   
2.
军衔制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军队管理制度,它于清末新政期间引入中国,并在民国初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清末民初军衔制的引进、完善过程中,袁世凯作出了重要贡献。南北统一后,作为国家元首的袁世凯把军衔制视为收买人心的工具,毫无节制地封将授衔,不仅对军衔制度造成了严重损害,而且也对北洋军的管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日俄战争接近尾声之时,平冈浩太郎遍访北京要员以及袁世凯,以试探中方对于战争善后问题的态度。事前他并无具体目标,其对中方的建议是在双方会谈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同京中要员的第二次会谈中予以确认。平冈的来访,显现了日本作为一个太平洋大国的强硬态势,给当时的清政府带来巨大刺激,推动后者在派重臣出洋、东三省改革等方面做出相应举措,以应对日方给中方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安坤 《领导文萃》2012,(13):59-63
于右任曾办报纸《民呼》,被禁,郁闷之下说:"民不能呼,唯有吁耳!"遂又办《民吁》,出刊不足两个月,又被禁;后来又办《民立》,并说:"有种再禁,再禁老子就办《民抢》《民嫖》《民反》《民叉叉》!"1948年,于右任报名竞选副总统。老于想拉票,但是却没钱请客,于是就写了很多条幅,上书"为万世开太平"赠与代表,众代表欣然纳之。但在第一轮投票的时候,老于就被淘汰了。老于大呼:"没钱真他妈不好混啊!"  相似文献   
5.
朱昭华 《西藏研究》2012,136(6):47-57
进入中华民国后,中国的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面对英国对西藏问题的公开干涉,袁世凯政府运用了各种方法,包括劝诱西藏接受"五族共和"的观念,支持共和政权,对英国施压的谈判采取拖延战术以便取得与西藏直接谈判的成功。囿于中国的实力,这些方法都未能取得成功。在随后的西姆拉会议期间,北京政府的政策是前后一致并且合理的,只是在袁世凯迫切需要英国支持其帝制方案时,中国的对藏政策才失去了先前的气势,变得更具和解性。即使如此,袁世凯仍然希望在西藏东部保存一块明显比英国愿意让予中国的更大的地区,作为英国在藏势力范围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带,从而保护中国的西南边界。  相似文献   
6.
白朗起义是民初政府面临的重大政治危机。袁世凯政府在危机应对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官员重视不够,大意轻视;官军素质低下,腐败无能;官军之间协作缺失,关系不睦;基层政府力量薄弱,疏于防备;未能有效阻断白朗与革命派之间的互动联系。白朗起义之所以能够转战5省、持续3年有余,对民初袁世凯政府造成沉重打击,上述因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孙蝶平 《老年人》2012,(4):44-45
1957年,毛泽东多次说过,"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以此教育干部要能上能下。毛泽东提到的这个当过总理又去当县长的人,就是唐绍仪,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绝无仅有。受袁赏识力主共和  相似文献   
8.
关于孙中山民元四月辞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职,到宋案爆发一年内思想与活动的研究,学术界早有定论,认为孙中山一年的奋斗其实就是幻想,甚至还犯有与袁世凯会谈的错误。笔者认为,孙中山在这一年的奋斗以民生主义为主导,对民初政局、对袁世凯及其政府的认识没有幻想,没有错误,而是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正常行为,在民初共和时局面前,政治家的相互妥协既正常又符合民主法则。随着时局的转换,孙中山及时修正或更改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从主要民生主义的奋斗转换为主要政治斗争的奋斗。  相似文献   
9.
田洪远 《社科纵横》2014,(1):129-133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而宣告失败。究其原因有多个方面,本文仅从袁世凯迎合时局发展,成为"众望所归"人物,而孙中山以其"圣人型"价值观念让位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对让位原因更全面、更深刻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外书摘》2014,(12):34-35
1905年,张之洞和袁世凯等人奏请清廷废除科举的时候,绝对想不到在半个世纪以后,这个被他们埋葬的科举,居然会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的名义,部分地还魂了。至少,两者在形式上很相似,都是由统一的机构出题并且组织考试,而且将学校考试和官员准入考试结合,凡是考上大学的,就意味着有了准官员的身份,毕业就是“国家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