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郭嵩焘是清代第一位驻外公使 ,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知名的政治家 ,外交家和思想家。作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郭嵩焘“禁烟”一事展现了这位历史人物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和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受鸦片暴利的驱使,四川省广种鸦片,川土的销售和消费都很旺盛,烟土税也成为全省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但旺盛的鸦片生产和贸易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引起了乡村地区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动,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趋畸形,因而四川也成为了禁烟的重点省份.经过几届政府官吏的努力,四川省的鸦片在清朝覆灭前几乎禁绝,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正义,但也使当时一些农民的生计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镇的海滩上,清朝道光帝派出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70年后,1909年2月,在当时上海最豪华的汇中饭店,中,美、英,日等十几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多边的国际禁烟会议"万国禁烟会".如果说,"虎门硝烟"是中国第一次禁烟运动的巅峰,那么,"万国禁烟会"则可视为中国第二次禁烟运动的高潮以及全球禁毒的开端.不同的是,70年的光景里,鸦片在中国泛滥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相似文献   
4.
透过他者的眼睛看自己——一八九四,莫理循中国西南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举 《社会科学论坛》2011,(7):182-190,213
本文通过对莫理循1894年中国西南旅行见闻的细读,以发现一百多年前中国底层社会的真实生态。文中分别涉及鸦片问题、阿Q问题、生存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又都可以最终落脚到地理条件的恶劣和特殊上。文章最后强调了"技术"因素在改变历史和现实的困境方面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最近旅行途经无锡,联系上了好友黑陶先生,他送我他的新著:《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回忆阿炳》。此书是知情者回忆阿炳的口述史合集。很久以前我就听无锡籍的朋友说,阿炳在当地声名不佳,"他好色"。阿炳一生的行为似乎不是那么整齐肃然,而是旁逸斜出、参差不齐,很难方便下结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前的银贵钱贱产生于乾嘉之际,而鸦片输入引起的白银外流则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银贵钱贱已持续了30余年。因此,传统的所谓银贵钱贱是由于白银外流,而白银外流是由于鸦片大量输入的结论是错误的。钱价暴跌不在于银贵,而在于制钱本身。银钱比价不仅是两种货币之间的问题,而是有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鸦片输入只是加重了银贵程度,加速了中国货币危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南庄 《今日南国》2007,(8):62-63
公元1839年1月,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的湖广总督林则徐启程离京,前往广东查禁鸦片。令人奇怪的是,这位钦差大臣所发出的第一道公  相似文献   
8.
日据台湾 5 0年 ,实行鸦片渐禁政策 ,这个政策可以使台湾总督府在两个方面赢得赞誉 :日本是所谓“文明国家” ,标榜禁烟 ,可获得国际间的同情 ;出于所谓人道上的考虑 ,禁而不严 ,又可以获得台湾人的认可。殖民地当局将其丑行罩上光环 ,欺世盗名竟达数十年。本文拟通过对此等鸦片专卖制度的论述 ,揭露日据台湾时期鸦片政策的本质 ,即早期为财政服务 ,为开发台湾提供助力 ;晚期在战时体制的支配下 ,将毒手伸至大陆 ,有力地配合了日军的全面侵华。  相似文献   
9.
沈燕清 《世界民族》2008,20(3):41-47
本文分析了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度下爪哇的民族关系.作者认为,并不能将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理解为华人剥削爪哇人民的工具,该制度反映了当时爪哇社会复杂的民族关系,并使之进一步复杂化:一方面,它是荷兰人、爪哇王公贵族、华人鸦片承包者等各民族精英利益整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它的实行使荷兰人与爪哇人、荷兰人与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该制度被废除.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前期,中西贸易就其参与者、商品的规模、结构等方面来看,都经历了相当大的改变.这期间,1780-1800年的变化尤为显著.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西贸易中渐渐取得无与伦比的地位,欧洲大陆的诸多公司则逐渐退出;在"折抵法案"出台后,中国进出口商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美国对华贸易日见繁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