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富原创性的核心范畴之一。兴最初是作为阅读理论和接受方法而受到文论家们的关注。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美刺走向审美的过程,当兴淡出于美刺教化、突显文学和审美功能的时候,兴作为接受的一面呈现出蕴藉含蓄、意在言外之美,日益满足读者对作品的认知需要,使读者从更广阔的空间体味其"韵外之致"。兴的内涵与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古代的言意之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蒋继华 《阴山学刊》2007,20(4):9-12
受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王国维从审美无利害关系出发,提出"眩惑"范畴。在王国维看来,"眩惑"刺激人的欲望,使人"复归于生活之欲",违背艺术的精神与宗旨,不能使人超越功利、进达纯粹知识。对待艺术中的"眩惑"成分,要因文而异,具体看待,不可以偏概全。要从中国传统美学的雅俗之辨中,发掘其蕴藏的深层意蕴和非凡之美。在艺术和美浸淫着世俗气息的当下,更应从人的生命价值、存在意义等出发,认识到"眩惑"在满足人性发展方面的肯定性价值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魂,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城地域文化优势突出,但缺乏整体文化定位,尚未形成特色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但文化营销和城市形象传播滞后;城市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文化运行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规模不大,引领性不强。基于此,加快盐城城市文化建设应重在科学规划,促进城市文化有序发展;特色定位,彰显城市建设主题;优化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加强教育,提升市民文化素养;诗舌拓秒.但讲寸什.声廿密屠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发展模式下日益成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要素、创意要素和产业要素已经形成一个互动的产业链关系,最终构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盐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沿着这样一个模式,将大大提升其文化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应对创意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6.
艺术生产理论是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核心,充满着多维性和矛盾性。本雅明既留恋传统艺术营造的诗意境地,又对以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艺术持欢迎态度,因而其思想中技术和灵韵、震惊和经验、神学救赎和政治等内容并行不悖地存在着,使读者在"诗意的怀旧"与"技术的乐观"中感受其理论的强烈辐射,这显示了本雅明思想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宜"以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价值。李渔《闲情偶寄》将艺术依附在细微而琐碎的日常生活细节中,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处处流露出"宜"的思想和意识。具体表现在自然适宜的女性妆饰观、因地制宜的居室审美观和顺情随性的闲适人生观,鲜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美学理念,在提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为作家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表达,其创作过程表现出特有的意识形态倾向。"文学模仿说"和"文学表现论"预设文学作为一种神性职业的存在,体现出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其意识形态表现为一种神学观念。20世纪后,随着对文学的本质、功能等问题认识的加深,西方批评理论对文学的神学观念进行了批判。"文学生产论"将文学艺术活动看作一种生产实践形态,从文学与革命政治、意识形态等视角阐释文学构成,要求将文学作为生产的本性还给文学,实现文学对意识形态的生产。解构主义批评对支配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予以反叛。它们都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价值观念,动摇了文学意识形态的根基,体现出试图超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感官欲望张扬、消费文化勃兴的时代,女性身体图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逐渐消解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女性身体的艳美意象.表现在传统文学作品注重营造情意性、朦胧性的女性身体意象,令鉴赏者静观沉入的品味,当代女性身体图像则带来欲望的满足和形式美的冲击,呈现平面化、直观性、诱惑性.女性身体图像的增殖彰显出女性温馨浪漫、高贵时尚的一面,但也日益剥蚀着审美的深度感和本真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文学观念往往基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探究文学的本质存在,这就形成了西方文论史上两种影响深远的创作模式:侧重于再现客观世界的模仿说和表现作家主观情感世界的创造论。这两种理论模式分别以镜和灯为喻,实乃是对文学的再现,一种广义的“再现”,因而具备基本相同的镜喻形态,体现传统观念的“镜式本质”特征。20世纪以来,文学的再现性结构遭到诸多学者的批判和解构。解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文本解构策略,呈现出不一样的批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