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于世界历史之中.在研究范围上,"本土"与"世界"两层互为关联的研究视域应该得到均衡体现.基于对价值理念的探索和确立,立足于"本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展开于实然性与应然性价值形态中.进入世界维度,由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泛滥,致使 "资本逻辑"和"价值缺失"困扰全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发挥怎样的时代效应呢?关注"民生",倡导全球民主、公平、正义是其应有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来到大后方昆明工作。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调查研究成果,从而对我国民族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四清、文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变动,每一次重要政治变动都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剧烈的影响,也由此波及到乡村社会的人口流动。纵观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其表现形式在震动社会和静态社会中是不同的。应该说,这种表现形式与国家和社会的强弱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影响农村妇女参政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农村妇女自身的教育水平、心理素质、多重角色的冲突和淡薄的参政意识几个方面,探讨了导致农村妇女参政不足的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党从未间断对我国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公平效率观,更是贯穿其全过程,新型公平效率观,对于建立起适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构中的“核心”与“大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是在社会群体利益不断分化,价值需求多元化,甚至庸俗化的现实背景之下展开的。当人们已厌倦、摈弃了以往的权威主义、形式主义、虚无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强行灌输或脱离人民群众的抽象教育之后,真正地面向大众、立足大众、依靠大众,根治社会腐败,消除贫富两极分化,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具有法治和民主意识的公民社会发展相结合才可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伊始,广大农村,尤其是新解放区的农民封建思想还比较浓厚、政治观念也很淡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宪法推行、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的运动中,对农民进行了长时间的教育动员,基本上达到了对农村社会进行政治整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探索农民政治社会化的路径,经过90年的探索,成绩斐然。从社会个体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农民从自然人塑造成为政治人;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看,中国的农村社会现已呈现独立的形态,政党(国家)和农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前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分析为他的生产辩证法思想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人口生产的发展促使作为具有自身狭隘性的社会形态的共同体向共同体社会发展,并由此产生出奴隶制和农奴制这样的阶级关系;物质生产的发展则促使共同体中自给自足的生产向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生产的转变,两者的结合最后导致共同体的解体和市民生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外省许多著名的民族学家相继迁居四川,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不但使四川的民族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抗战时期民族学在西南地区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