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单词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建筑材料的作用。很多人在阅读英美书刊或文章时常常被一些寓意深刻的词汇难住,即使查过字典后往往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旨在探讨一部分出自文学典故的英语词汇的来龙去脉及其用法,从而使学习者加深印象,记得牢固,用得恰当。除此之外,本文希望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开阔视野,了解英美文化,进而领略英语原文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四大悲剧中,莎翁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典故对于深化剧作主题、烘托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戏剧效果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有大量关于花木、器用、人物、习俗、衣食、称谓、诗文等方面的名物典故。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考释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历史背景、作者笔底隐意、写作意图以及佚稿中某些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4.
山谷诗内诠     
黄庭坚深受禅宗影响 ,其作品往往有较浓的禅味 ,或者喜欢在作品中使用禅宗或佛教典故 ,加上其用典灵活隐晦 ,往往让人难以得其真意。如果典故本意未明 ,就不能准确地理解黄庭坚的作品。古代注家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但错漏之处也在所难免 ,文章以具体例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正误对比翻译,着重分析介绍英汉翻译中的难点——习语、典故和外来语的翻译注意事项、翻译方法与译词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对《世说新语》这一文本,通过统计与分析稼轩(辛弃疾)词中运用的《世说新语》的典故,总结出其运用《世说新语》典故的特征:热爱祖国,展现理想抱负;悲叹生命易逝,中年伤怀;闲居旷达,却不安现状的矛盾;大量运用与酒有关的典故,与魏晋名士饮酒之风相映成趣。正是这些特征,使得稼轩的词作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7.
施文轩 《金陵瞭望》2005,(18):33-33
应美国华商总会邀请,经文化部和南京市政府批准,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版画家徐开利于8月下旬在旧金山市举办了个人版画展。他将中国的《端午节》、《七夕节》、《元宵节》、《春节》一个个历史典故构成的民族文化情节.注入对江南的城市风光、农村景色、百姓生活的感受.重组为新的优美乐曲,36幅精美作品受到众多参观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文选李善注拾遗》系清代学者王煦就《文选》李善注补缺匡谬之作。由于《文选》李善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宋元以来,对李善注《文选》加以评论、补充、指陈得失的著作代代有之,《拾遗》为此类著作之一。本文对该书的版本流传及正文得失做了评述,在简述王煦其人及《拾遗》一书原委后,分六种情况评介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声训通假角度纠正善注字义之误;二是从古今字、词义引申角度补善注之未备;三是重新校勘原文已误而善注因其误;四是探究典故原始以正训诂体例;五是补善注未详之典;六是纠正善注引用典故义有偏颇者。  相似文献   
9.
周振国  向回 《河北学刊》2012,32(1):123-128
邯郸成语典故大量孕育于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是其辉煌时代的一种特有的历史记忆形式,也是其注重事功的学术传统与全民皆商的土风民俗的必然产物。它蕴涵了变革图强、开放包容、厚德重法等主要文化精神,有着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并且可以通过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密切结合来切实实现其当代价值转换。  相似文献   
10.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