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去年岁末,一批有"收藏薛亮画作"同好的藏家们把各自的珍藏拿出来,在南京诸子艺术馆举行"藏珍互赏——薛亮作品同好集珍展"。本次画展,共展出薛亮55幅作品,其中两帧巨幅心象山水佳作亮相:《长风破浪会有时》、《太行秋来风景异》,尺寸均达到48平尺。两幅作品均耗去薛亮半年之久,堪称"呕心沥血之作"。据悉这是专门为中国美术馆将要举办的大型个展而创作的,也是首次向世人亮相。薛亮的尺幅小画精妙绝伦,大画同样笔精墨妙,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用南艺教授、清凉画馆学术顾问顾颖的话来说,"小画有大画的气象,大画也有小画的精妙,构图很了不起"。对此,薛亮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每幅画都是精心构思,在创作态度上力求完美,虽是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焦菊隐"心象说"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丹钦科,在四十年代翻译、研究丹钦科理论的过程中,初步具有了"心象说"的基本雏形,心象是演员对扮演角色的形象把握,体验是演员获得心象的基本途径。而五十年代初系统形成"心象说",则有中国话剧界三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导演《龙须沟》的需要:当时演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片面认识,构成焦菊隐提出"心象说"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3.
心象说是当代著名话剧导演焦菊隐提出的关于演员创造角色的理论。核心内容指角色形象在演员内心体验中的互换形成、环境适应及演员对角色的主观认识等。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变迁促成思维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联.语言对于思维而言,它是思维的外部物质形式和结构,而在这一结构的"内面"便是思维方式.因此,在思维方式的选择与形成的过程中,语言起到了重要的促成与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区别是人们探讨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本文认为,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本质区别在于话语空间大小不同,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判定话语空间大小的标准,以及诗歌创造话语空间的几种常用手法。另外,本文还对诗歌语言蒙太奇手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审美错觉是人把客观事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 ,在深刻体验后所产生的误差性意象变化。唐诗中的审美错觉描写能够细致地反映人物特殊复杂的心理世界 ,传神地刻画客观事物的不同形态 ,真切地再现斑驳陆离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术界对于变形的定义尚有缺陷,变形的定义应该兼及审美错觉、超常艺术符号以及改变生活原形的本来面目三项。文章以此为逻辑起点,从心理学角度探索了诗歌变形的动力机制,从符号学角度探索了变形的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心象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象”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概括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应当了解心理学界对这一过程的各种观点,正确认识心象活动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建立在心象操作基础之上的思维活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是一部遗稿,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中篇。作者以心为眼,运用熟练精微的心理叙事艺术,通过平淡、自然的白描手法及以物象折射心象的写法,深入人物隐秘的心灵世界,从而揭示两个女性之间牵扯不清的心路历程和沉重的生存现实,作品因而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心理深度。  相似文献   
10.
曹瑞琛 《理论界》2005,(10):117-117
本文通过一个病例,对患强迫意象病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