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与穆时英笔下都塑造过一系列具有丑角特质的形象。不同的是,穆时英笔下的丑角具有自觉性,以小丑身份为面具,掩盖自己的孤独与恐惧;鲁迅笔下的丑角多是非自觉的,他们认真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却因其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被人当作小丑、疯子。从中折射出两位作家迥异的生命观,穆时英从个体角度出发,写出了都市人在悲哀的脸上戴了快乐面具的无奈,对丑角表演持拥抱态度;鲁迅则从批判国民性的宏观角度出发,敏锐地意识到了丑角表演背后的隐忧,对其持拒斥的姿态。  相似文献   
2.
1920年代末的上海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以电影手法融入文学创作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其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以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大都市上海的空间景象;以行人视角与特写镜头呈现上海经验的具象文本;以承袭电影并超越电影的视觉洗礼,对繁华上海进行光色的解码。穆时英以其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刷新着人们的上海都市认知,以文字建构上海都市景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两种文本形式进行细读,发现"新感觉"的形式构造源于两种新的视觉方式,即印象主义视觉和蒙太奇视觉,前者帮助确立了观察者的主体地位,后者进一步赋予这种主体以自由的能动性。在此意义上,大城市人的感觉与心理机制的改变乃是"新感觉"形式的深层机制,而这一改变又是由1930年代大城市上海的各种视觉技术共同促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都市的"颓废"书写——穆时英小说创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穆时英的都市小说以其对上海洋场颓废生活的独到表现引起了各方关注,成为摩登男女的阅读时尚和现代派文学的代表性文本.穆时英小说的颓废色彩主要表现在都市的物质空间、消费生活和女体修辞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穆时英的都市小说不仅体现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空间,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穆时英的小说中构筑了一种全新的两性关系的秩序女强男弱的结构,解构了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创造出一种新人物形象游离于社会道德之外的摩登女郎形象.它所赋予女性角色的新内涵,于日后女性主体性自我形象的确立,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穆时英在他的一系列新感觉派小说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与他的现代都市情调截然相反的忧伤的传统情结。他的小说对传统家园的向往到对现代都市的否定 ,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焦虑体验。他作品中的人物 ,大多生于都市长于都市 ,他们都深深沉浸在都市的奢侈里 ,心底深处仍珍藏着对乡土田园的向往。正因为作家和那些都市人感到自己正处于一个自身无法控制的敌对冷酷的世界 ,才要到远离都市的乡村、田园、传统的梦境中寻觅。穆时英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艺术追术上也流露出向传统复归的倾向。号称“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醉心于从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详尽地比较分析了30年代穆时英与80年代王蒙在创作上特别是在借鉴运用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上的异同,总结了他们各自的教训与经验,并探讨了造成这些教训与经验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穆时英一生短暂但却丰厚的创作中,前后期作品呈现着截然不同的样貌,眼花缭乱新奇诡异的创作手法与叙事技巧为人反复称道,然而潜伏于其中的审视世界时的同情的目光与两极对立的感知路径与思维方式才是真正支撑其创作始终的贯穿性因素,由此去探测穆时英的创作,检视其成败得失更为实质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现代意识的生成条件入手,阐述穆时英小说的现代意味的主题表现和形成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通常被认为是穆时英小说技巧的集大成之作。其小说中的错格现象是这篇小说精致结构中的一个瑕疵,而它又是由于穆时英本人向小说人物投射过于强烈的情感造成的。小说中潜隐着"误认"这一主题,穆时英对"误认"主题的书写,成功地捕捉到一种典型的都市现代性体验。然而每当穆时英书写这一现代性体验时,其写作都会表现出某种游移与慌乱的特质,这使得其作品无法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现代主义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