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9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586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经济法规制的基于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政府与市场在经济生态系统内各自的功能及作用,是经济法规制的核心问题。因为这样的认识直接导致了经济立法的体系构建与内容规则。经济法规制是国家实施经济治理与尊重市场调节的基本依据,也是施行经济法治与社会治理的根本前提。所以,从社会治理的背景下来讨论经济法规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及制度生成条件,有利于真正建立和完善经济法规制的体系和内容,从而使得经济法治生态化地融入社会治理的结构体系内,达到优化社会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是其重要内涵,因为经济法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实践中,应该使用案例分析法,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通过简要概述案例分析法的基础内容,分析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分析法的意义,针对现阶段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秦小红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2):148-157
经济法成熟的标志是已建立一套具有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法律规范体系。问题导向的经济法研究范式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制度需求,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制度性解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造成经济法学体系的"法律空洞"。在法治经济要求下,必须建立引领和规范经济运行的经济法规范体系。以规范为基础的经济法学必须对已有理论进行系统化的规范性解释,为经济法规范体系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为此,必须言说经济法学总体论、结构论、功能论的解释体系,对经济法的制度背景、制度构成、制度实施进行体系解释。  相似文献   
4.
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要重视发挥国家调节的作用。市场调节有诸多固有的缺陷,需要国家调节进行"纠偏",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一些领域,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市场调节不愿或不宜进入,此时就需要国家调节进行"补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进入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需要国家调节引导经济的转型发展。国家调节是否充分以及国家调节的质量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编撰经济法典包括经济法律法规按照归属于经济法部门所进行的编纂和基本经济法的撰写创制;创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是编撰经济法典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浓墨重彩。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在,我们已开始实行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以完全彻底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经济法也早已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创制基本经济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创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就是要创制"既是规范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微观经济的经营、竞争行为,又是规范政府等宏观经济主体的宏观经济的经营、竞争行为,以及保障人们的消费利益,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领域,统一确认、设定和保护主体的劳动力权"的基本经济法。  相似文献   
6.
从农地流转的一般理论出发,提出农地流转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为了提升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必须坚持经济法的平衡协调理念、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标。在实践层面,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在农地流转正外部性激励方面的有益经验,提出应从产权划分法律制度、财政税收法律制度、金融信贷法律制度及中介主体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实现对我国农地流转正外部性的法律激励。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学生学到的知识应具有“实用”、“有效”等,经济法课程也不例外.如何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遵循实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大模块情景假设到子模块间的关系,再到子模块实训步骤,最后到大模块实训总结“一条线”的实训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民身份逐步发生了市场化转变。利用市场机制运行的地票交易制度对于农民增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地票交易中确认和保护农民权利具有必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在地票交易中确认农民市场主体资格和配置农民市场主体权利方面存在法律缺位。为了保障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应依法为农民建立多层次的权利保障体系。以土地发展权为初始范畴,以地票交易平等权、公平权、国家干预权为基本范畴,以地票交易平等参与权、公平交易权、公平分配权、司法救济权、宏观调控权、经济监管权为具体范畴,依法构建我国地票交易经济法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法作为调控经济的根本法律,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会对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者收益,也就是经济法的外部性,经济法外部性的内在化可以从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两方面来进行,也就是从经济主体的公共主体和私人主体两大主体着手,通过完善经济制度来保障私人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使经济法的实施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曹冬梅 《职业》2016,(20):76-76
经济法课程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性质特点,并对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