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45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877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2.
柳素平 《南都学坛》2002,22(2):20-25
孔子的治史态度是严谨的、科学的 ,孟子在治史方面却过于主观化、片面化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不同的修史原则 ,对待史料的不同态度 ,历史评价的不同标准。孔孟不同的历史观、身份和经历 ,是二人治史态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是海外朋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学习借鉴不同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发展而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龙头产品,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发展的势头引人瞩目。本文谨就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作一概括性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富贵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世人应否追求富贵,怎样处理富贵与道义的关系,以及富裕之后还当如何等问题在《论语》中都有论述。孔子的这些论述,对当代人们创业致富,以义求利,以及坚持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仍然具有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大陆高等职业教育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猛发展,成长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经济社会人才建设和智力支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期间,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广东白云学院是其中佼佼者,在五六年间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发展成为一所中国大陆知名的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自身成长以及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要求,开始意识到必须走国际化道路,接轨现代国际职业教育,融入全球职业教育体系,开展全方位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全球化专业人才。而这一追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全球化、一体化进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论语》释名辨正及《学而篇》校释考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论语》释名之分歧主要在“论”字上,对“论”的解释达八种之多,其中唯章太炎的“论”作“仑”说合乎历史实际。古今对《学而篇》的校勘、解释亦不乏分歧,故略作考察辨正:对“学而”章应作整体性、连贯性解释;“为仁之本与”之“仁”作“人”;“传不习乎”之“传”的本字为“专”;“贤贤易色”句意即“贤贤”“修然”;“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句意即君子忠信,不与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7.
由《论语》和《诗论》谈孔子以德论诗@荆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相似文献   
8.
"和为贵"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关心的乃是世道人心。其政治伦理学说有着完整的体系。即以个人修养节制个人行为 ,调整社会关系 ,进而达到太平的理想社会。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以“和”为特质的。“和”在孔子的政治伦理学说中占有终极的位置。可以说 ,孔子的政治伦理学说起于“仁”而终于“和”。“和”的概念兼有目的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的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学说中的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对孔子之志加以义理分析 ,有助于阐明“和”在《论语》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孔子、孟子、荀子礼的起源观分别是“天道说”、“本心说”、“制欲治乱说”,并由后世不同思想家继承和发扬。他们礼的起源观是各自所处时代和社会历史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但又都未能给礼的起源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而老子的“不仁”则一直没有定论 ,郭店战国《老子》竹简本的出土 ,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了。本文通过分析孔、老“仁”与“不仁”的观点的提出 ,阐释他们各自观点的哲学内涵 ,说明他们提出各自观点的背景 ,寻找他们观点的相辅相通之处 ,然后得出孔、老相通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