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6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65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直播聚合犯罪愈演愈烈,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犯罪和色情犯罪领域,国内目前对该类犯罪的研究较少。网络直播聚合犯罪与社会结构方面的紧张、个人违法性意识方面的紧张存在关系,前者主要体现为:商品拜物教影响下的部分民众设定目标时日益以物质获得为参考系;阶层固化使得处于部分底层民众无法通过制度性手段实现目标。后者主要体现为网络直播聚合犯罪者实施犯罪,与其权衡犯罪成本与获利数额、心存侥幸有关。在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前提下,归纳概括出此类犯罪的三个主要特征:犯罪主体呈现出低龄化、学历较低、无业状态较多的特点;分工的复杂性、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犯罪的隐蔽性较强;黑灰产业链业已形成并成熟。对此类犯罪的治理,应当坚持惩防并举,在惩罚方面应当注意网络直播聚合共同犯罪认定规则的变通适用,以及网络直播聚合犯罪立法扩张、司法限缩与严格执法之间的关系;在预防方面应当构建国家、社会两位一体的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度。在2009—201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增加研发人员的数量,中国东部地区该产业的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并且产业开放度对其创新产出有负向影响,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对其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产业的创新效率还具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是民族地区普通中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的背景,加强对此类教学资源的管理,才能使之更好服务于教学,提高民族地区教学实践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精确地估算软件成本是软件项目成功开发的一个重要保证,直接影响着软件的风险控制和质量保证.为了更好地解决单一估算模型的不足,提出了集成多案例推理(CBR)模型的软件成本组合估算模型.首先,采用六种距离计算公式刻画新旧项目相似度,构建了六种CBR模型,并运用粒子群算法(PSO)来优化CBR模型族中的属性权重.其次,在CBR模型族的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模型将不同CBR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集成,提高软件成本估算结果的精度.利用Deshamais数据库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六种CBR模型中Euc-CBR、Min-CBR、Gau-CBR和Mah-CBR模型估算结果没有明显差异,Gre-CBR和Man-CBR模型略优;提出的SVR组合估算模型估算精度明显优于单CBR模型和其他线性组合估算模型,能有效提高软件成本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搭售是反垄断法重点规制的对象,在反垄断史上一直被视为“本身违法”行为。软件搭售是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及反垄断法对软件产业的干预而出现的新概念,旨在强调软件产业中的搭售与传统产业中搭售的区别。软件搭售违法性的认定难题主要在于独立产品的认定,即两种被捆绑在一起的软件是集成产品还是两个独立的产品。欧美司法实践一般根据消费者需求来进行判断,即消费者需求标准,这是值得我国反垄断执法和司法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连续化生产的管道由于压力、腐蚀、冲击等不良工况的影响,在异径管道的异径段经常发生物料的泄漏等现象, 给生产带来隐患。通过分析注剂力对传统异径夹具轴向的影响,对传统夹具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出新型夹具,使之沿 轴向的位移力减小,不产生轴向位移。并且通过ANSYS的应力验证,新型结构形式的夹具能有效延长夹具寿命,保证生 产装置长久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单一的控制策略建立的控制系统性能不理想的情况,采用了多个系统并联的切削加 工过程模型。结合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两者各自的优点,设计实现了对切削加工过程的双模控制。利用MATLAB对 该控制策略进行响应仿真并调试参数,求解出了较优的基于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的切削加工过程双模控制的控制器,有 效地提升了对切削加工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零组件的智能装配设计,提出了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零组件智能装配的方法。通过对模型装配元素 进行发布,查找装配特征,创建装配基准和参考元素并自动建立装配约束,实现在CATIA环境下同批号零组件的智能装 配,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该研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s for physical, chemical, biological, occupational, or environmental agents rely on scientific studies to support their conclusions. These studies often include relatively few observations, and, as a result, model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isk may include large amounts of uncertainty. The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new methods for risk assessment is facilitat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a set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that span a range of dose‐response patterns that are observed in practice. We describe construction of such a historical database focusing on quantal data in chemical risk assessment, and we employ this database to develop priors in Bayesian analyses. The database is assembled from a variety of existing toxicological data sources and contains 733 separate quantal dose‐response data sets.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database's use, prior distributions for individual model parameters in Bayesian dose‐response analysis are construc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luding prior information based on curated historical data in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s may help stabilize eventual point estimates, producing dose‐response functions that are more stable and precisely estimated. These in turn produce potency estimates that share the same benefit. We are confident that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ts will find many other applications and issues to explore using this database.  相似文献   
10.
Computer-assiste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CAQDAS) programs are established tool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when using them requires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how they affect research practices and outcomes.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AQDAS on researcher reflexivity. Reviewing three decades of literature, we identify specific ‘reflexive moments’ experienced by CAQDAS users,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occur, the issues they raise, and the reflexive awareness they generate. The ways in which CAQDAS can enhance or undermine researcher reflexivity are also reported. By doing so, we aim to help researchers and especially research students (and their supervisor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QDAS and reflexivity and the reflexive moments they may encounter when using such softw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