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夏目漱石对书画艺术有着特殊的感情,其书画艺术修养源自于家藏的名画,在之后的汉学和西学的学习过程中,他大量接触、鉴赏中国和西方书画作品,并与书画艺术家有广泛的交往,也在他们指导下练习书法和绘画,"漱石山房藏书目录"中有丰富的书画作品和理论著作。书画艺术对漱石的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创作中常以书画内容为题材,引用书画的某些元素,或借用书画艺术的技法和表现手段,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审美内涵,漱石还为绘画作品题诗,集书法、绘画、诗歌于尺幅之中。他的小说《草枕》、《三四郎》被称为"绘画小说",将书画艺术的内涵和精神融凝在小说创作中,融情于景,文中有画,以图像叙事,将文学与绘画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2.
夏目漱石的晚期小说《心》形象地诠释了荀子的解蔽思想,指出只有在真诚的反思中敞开人生,在忏罪意识中批判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批判和对国家前途和国民命运的担忧。这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不断确认自我、反思自我、追求自我归宿心路历程的反映,是作品真实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文豪夏目漱石向以小说家著称,对于他所创作的大量汉文诗,学界却少有评价。然而,该作家一生写作汉文诗二、三百首之多,其中不乏精品,写作的时间跨度也大大超过他的小说创作。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角对夏目漱石的汉文诗进行探示,当能昭显该作家文学活动的别一种面貌,从中亦能把握到中国文化与文学对夏目漱石能动影响的脉冲律动。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意义上关系隐微,但又不可小觑,他们思想上、文学上的异同取决于客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主观(知识分子的禀性)两方面因素。从客观上看,“自下而上”的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和“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的轻率性分别构成了“当事人”身份鲁迅和“后来者”身份的夏目漱石的文化背景。从主观上看,人文批判型知识分子的禀性使得他们都经历了心理的挫败,不同的是,鲁迅仍以飞蛾扑火的精神投入到新一轮的搏击中,而夏目漱石则步入心灵的禅院,以期在静思默想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相似文献   
5.
《哥儿》塑造了一个勇于挑战日本传统教育制度的正直纯粹的青年“哥儿”的形象,极具人格魅力,是夏目漱石自身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日本中世的禅僧,特别是临济宗梦窗派禅僧的活动涉及室町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性特征。梦窗疏石及其门下的春屋妙葩、义堂周信、绝海中津等人积极参与足利政权,在幕府的内政与外交中被委以重任,这不仅是室町时期日本禅宗的特点,也是室町时期非常重要的政治特征。  相似文献   
7.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有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而且在作为业余爱好的汉诗创作方面造诣也很深。夏目漱石自幼颇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处处可以见到他深受中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痕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草枕》。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作者的"非人情"审美观方面,汉诗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承担了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夏目漱石青少年时期接受汉学教育情况;结合他一生的创作来探讨中国文学对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贯穿夏目漱石作品的是一种入世的、重实际的、侧重于道德与伦理的文学观,这种经世济民、劝善惩恶的文学观与中国文学的思想根源——儒家思想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学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在夏目漱石的《正成论》、《观菊花偶记》、《中学改良策》、《关于文坛平等主义代表者惠特曼的诗》等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主要论文中,已经显示了漱石基本精神结构的主要特征:在汉文学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思想占据其主要精神领域的同时,汉文学中的"文"所赋予历来知识分子的对现实生活的距离感和批判眼光也成为漱石日后保持部分独立精神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0.
黎跃进  王阳 《东方论坛》2012,(4):80-84,115
夏目漱石在成名作《我是猫》中,通过引用、化用、临摹、整合等方式,运用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材料,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体现了夏目漱石很高的汉学造诣。将《我是猫》中中国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还原到明治时代,联系夏目漱石的思想和文学观念,可以看到夏目漱石创作的独特美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