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394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悦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宇宏 《南都学坛》2002,22(6):9-13
20世纪以来 ,学术界对东汉思想家荀悦的哲学性质、社会政治思想、人性道德论思想、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其他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体现出有关荀悦研究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2.
剑溪堂刻本《书经》为近年在徽州地区发现的一种《尚书》新版本。根据其书口、版式、字体、用纸、内封面以及避讳等情况综合判断,该书刊行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与北图藏元明间宗文书堂刻本《书集传音释六卷》同出一个版本系统。它的出现对于认识《书经》乃至整个《尚书》的流变史有其重要意义。在蔡沈集传《书经》普遍流行六册、七册线装本的情况下,三册毛装本无疑还具有较强的版本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看人生本相——张爱玲散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散文对日常生活、冷暖人生有着充分的体悟,并且能够超越平凡生活的层面,拥有独特的精神品格.通过对张爱玲散文的研究,从边缘性、民间性以及都市性等三种全新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挖掘出她的散文审美特性,从而把握张爱玲散文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4.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体风格。张爱玲以她对音乐与色彩的独特理解和完美运用,使其成为一种意象,是表现人物心理、暗示情节以及揭示人物命运、感悟人生、反映社会的重要手段,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了她的“苍凉美学”。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倾诉性,小说文体的诗化色彩十分突出,小说作品的意象较为丰富。张承志常常以丰富的意象建构使作品充盈着浓郁的诗意和抒情性,同时也体现了其小说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6.
2 0世纪末的二十余年 ,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山水画界面对日益纷繁的文化信息资源 ,吸纳、消解、创新成了画家们的共识。吴冠中、刘国松、张仃、贾又福等四位山水画家在各自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建树 ,为 2 1世纪的中国山水画界引出了新的话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左氏会笺>是日本学人竹添光鸿对<左传>进行注释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搜览载籍,稽考诸说,折衷众家,深文以辨,审慎以断,守正创新,颇多所得.竹添氏在注疏中,大量使用训诂术语,释义明理.传统术语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和理性判断的科学自觉程度而且显示了他的学术继承性和创新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著中训诂术语的特点的归纳及含义和功能的分析阐扬,使人深入理解作者的疏解,并能全面把握其训诂条例,帮助正确认识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衡在汉魏文学诸体的传承中具有相当关键性的作用,他承前人而续作的文体有都邑赋、畋猎赋、述志或宣志赋、伎艺赋、设论、七体等。张衡的辞赋作品不仅有继承之功,在题材和体裁上也有创新。张衡的赋作明显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从诗歌成就来看,张衡对“汉魏风骨”中“风”之方面的贡献颇多。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菩萨行”既指道德修养行为之本身,又指道德修养之过程,还是道德修养之方法;“菩萨行”主要特征体现为“入世修证重于出世修证”、“利他重于自利”、“中土圣贤即大乘菩萨”;“菩萨行”精神的意义在于它带给整个社会的价值,是一种以失去小我而赢得大我、失去有限而赢得无限、失去有形而赢得神圣的道德活动。  相似文献   
10.
清末状元、近代社会改革家张謇在致力地方发展时,实行实业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在其实业有成之后即着手建立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是先从各专业、各科系开始创办的。张謇为南通大学构筑了专业框架并为之配置了基产。无论南通大学的称名如何变化,其内部长期采用了“邦联制”式的结构。今日的南通大学相承于历史,在“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大学精神上一以贯之。但新组建的南通大学是现代化的充满创新的大学。与历史上的南通大学相比,它的崛起是质的飞跃,其办学理念、队伍建设、制度规划、科学管理、教研方向、学科结构、资源配置、发展空间的开拓等许多方面都已今非昔比,属全面的质的提升。位于高速发展的长三角的南通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的南通大学正在坚稳地迈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