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术期刊是一种传播媒介,是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做最好的学术传播平台是学术期刊的存在价值和首要使命,学术期刊要更多地参与学术交流、学术传播,要对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发挥主体性的建构作用。学术期刊评价在关注传播内容之余,更应该关注传播效果评价。作为传播媒介,特色化是学术期刊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学术期刊必须有品牌意识。媒介化社会里,学术期刊仍将是学术传播最主要的媒介形态和载体,要学会扬长避短,经营期刊品牌。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在做好传统出版的同时,应该加快期刊网络化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交互性、开放性等优势拓展业务空间,学术期刊自办网站是实现期刊网络化发展的主要路径。学术期刊依托自办网站平台实现网络化有其自身的优势。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自办网站实现网络化的实践,探讨了具体操作过程、实现途径以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3.
宁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3):73-76,81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的浪潮汹涌而来,人们的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这场影响广泛、深远的科技变革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科学技术传播载体的学术期刊应快速适应这一变化,积极主动地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大力推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将传统出版方式与数字出版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从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必要性谈起,从传播速度、传播范围、阅读方式和增收途经四方面阐述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后带来的明显优势,最后谈了对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几点思考,指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力,"内容为王"是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尹玉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59-164
我国目前过分强调学术期刊、大学出版社的转制及市场化问题。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及其出版社是大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绝对地界定为非营利性机构;西方国家的学术期刊、大学出版社一般由学校注资,绝大部分其他学术期刊也往往由国家和社会的各种财政、资金、基金进行资助,其成熟的出版机制是由政府、各种基金会、各种学术团体、企业等组织起来的一个比较严密的经费资助、使用、监督机制;西方学术期刊的商业化改造已经引发了深刻的"学术期刊危机",为此催生了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运动"。我国应积极借鉴他们的成功机制,对其"危机"引以为戒,以免误入歧途。目前,业内应当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探索"和"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把学术出版"一刀切"地市场化了之。 相似文献
5.
夏锦乾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1)
学术创新是学术期刊的灵魂。影响学术期刊创新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对于中国学术期刊当代理念的认识;二是行政化管理体制的严重阻碍;三是当前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不是鼓励而是抑制了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马金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101-103
随着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学术期刊网络化成为了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出版国际化成为了学术期刊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学术期刊出版国际化涉及出版内容国际化、编辑审核国际化、作者读者国际化等问题,需要在努力提高期刊质量的基础上,突破国际化的语言界限,促进交流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数字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变革及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数字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编辑方式以及学术评价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但同时由于网络期刊发展的不充分、不完备,也使网络学术期刊的传播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依托权威数据库上网,学术期刊的主体性丧失;学术期刊网络版发展空间受到局限;内容创新受到制约,等等。要真正发挥数字网络传播的优势,促进学术期刊的更大发展,就必须进行编辑观念的网络化转向,真正实现由期刊上网向网络期刊的转化;创办自己的学术期刊网站,建构各种模式的学术期刊网络站群;优化学术评价机制,促进学术创新;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促进网络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素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86-89
学术期刊印数逐年减少是一个事实,但学术期刊的管理者和工作者不必过多自责,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网络的普及使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多样化的结果,是学术期刊的读者和订户的选择,也将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正确的应对策略是调整政策导向,提高网络发行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9.
罗群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46-149
高校专业资料室学术期刊建设要把握好建设的基本原则,优化各种期刊之间的收藏比例,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学术期刊利用率的关键是加强期刊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开发利用学术期刊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面对学术界浮躁之风所应负的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增基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2(3):113-115
学术界的浮躁之风的形成有职称晋升、研究生培养、学术成果评价等制度方面的原因 ,但学术期刊在这股歪风的形成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助长作用。面对学术界的浮躁之风 ,学术期刊必须负起对学术成果严格把关的责任、甄别与抵制弄虚作假行为的责任、维护崇高的学术声誉的责任。为此 ,学术期刊必须努力培养一支富有科学理性精神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学者型编辑队伍 ,努力把好审稿关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鉴别学术研究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为遏制学术界的这股不正之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