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994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studies have explained institutional change as resulting from critical junctures that interrupt long periods of stability or from endogenous, incremental evolution. Building on these theories, discursive institutionalists have focused on the roles of agency, ideas and discourse as explainers of change. Combining these approach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Finland’s decision in 2014 to transf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basic social assistance from municipalitie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nstitutional change can be both abrupt and evolutionary. Due to sudden, exceptional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the decision in question was made quickly and under pressure, circumventing possible veto players. However, it was possible only because of the incremental, endogenous change that had occurred in the way in which social assistance was administered at the municipal level. It enabled a change in political discourse, which erod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ideational frames that policy actors had previously utilised to reject the centralised model.  相似文献   
2.
刘俊哲 《民族学刊》2020,11(2):77-83, 138
宗喀巴指出,佛陀所创正法,唯在于“教”“证”两种,“教”是指佛教教理,“证”为修道中的证悟。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具有鲜明的“教”与“证”相结合的特色。此著在“教”方面体现为本体论、佛性论、人生论、道德论、方法论等哲学思想,贯穿于《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哲学主线是中观应成派一切诸法缘起性空论。通过灌顶、诵咒、观想及借助坛城、法器等修各种瑜伽,以亲证或体现这些哲学思想。诸如此类的哲学思想是《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论述的各种修行实践的深刻内涵,而各种修行实践是其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在过去的四百多年里,国家主义和保守主义分别主导、塑造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及维也纳体系,而威尔逊式的理想主义虽然塑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主导该时期的却是激进主义。直到雅尔塔体系时期,民族主义才终于打败了帝国主义,自由主义则成功战胜了极权主义。因此,国际体系确立的背后是观念分配竞合的结果,是主流观念取向在竞合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观念作为深层次因素,始终是影响、塑造国际体系的更新与变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是从买办转化为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有关经济思想的论述,倾注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一书中。他以历史的发展眼光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进行了批判,提倡“振兴商务”“以商立国”;主张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抵制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的经济利益;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建立近代金融和财政体制。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在唤起民族觉醒,探索民族振兴之路,推动近代工商业发展,捍卫国家经济利益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民革命思想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被主张革命的国民党左派原则采纳、并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新型民主革命思想。从农民是中国国民的主体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出发,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一度将国民革命直接等同于农民革命;在国民革命的高潮中,以农民革命为中心的国民革命思想流变为贫农革命思想,发生了革命对象、内容、性质和目的的变化,革命的目标由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为主转变为以消灭封建地主阶级、消除剥削压迫为主,革命的阵地回转为广大的乡土社会内部,革命的性质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贫农革命思想使社会的兴奋点集中在有土地财产的地主富农与无土地财产的贫下中农的阶级斗争方面,苏维埃性质的土地革命思想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6.
乌兰夫是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他在我党我国民族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民族工作思想,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就乌兰夫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方面的思想加以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试论第四次修宪对民族法制建设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次修宪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制度,对于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化的规定以及援引宪法条文最多的基本法,宪法的这些修改必将对其产生影响。本文从“三个代表”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保障人权入宪对民族区域自治理念和制度上影响的角度阐述了第四次修宪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和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国人力资源较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目前,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很大,近些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但全国城乡每年有一千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又成了社会问题。因此,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中华女子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办学目标和发展思路、办学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9.
《大西洋宪章》是"二战"期间英美两国首脑首次会晤最重要的成果,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英美两国政治同盟的形成,也对后来反法西斯大同盟和联合国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英美两国的战略处境不同,致使所抱的预期目标差距甚大。罗斯福的主要目标是想发表一个能阐述战争目的和重建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构想的联合宣言,而丘吉尔则期望通过会晤来解决英国当时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然而,作为"求援者"来参会的丘吉尔最终不得不屈从于罗斯福,二人会晤后所发表的《大西洋宪章》也主要体现了罗斯福的思想和意志。重温这次英美首脑会晤以及《大西洋宪章》在战后所产生的作用,对当下中美两国在太平洋地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桐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谚语,它包涵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桐城谚语所反映的生活状况、民风民俗和思想观念.通过分析发现,桐城人重文尚读,敬祖尊亲;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尚礼贵和,珍视名誉,提倡自强,地域特征十分明显.研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桐城文化,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安徽文化,对发展繁荣安徽文化,构建和谐、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