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682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BackgroundEvidence-based guidance is needed to inform care provided to mothers and families who experience stillbirth. This paper focuses upon how meaningful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 care can be provided to mothers and families from when they are informed that their baby will be stillborn to many years after the experience. Avoidable suffering may be occurring in the clinical setting.AimsTo promote and inform meaningful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 evidence-informed practice amongst maternity care providers caring for mothers and families who experience stillbirth.Methods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was conducted which primarily synthesised relevant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ies. An expert advisory group comprised of stillbirth researchers, clinicians, and par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stillbirth provided guidance for the review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FindingsGrieving parents want staff to demonstrate sensitivity and empathy, validate their emotions, provide clear, information, and be aware that the timing of information may be distressing. Parents want support and guidance when making decisions about seeing and holding their baby. Sensitivity, respect, collaboration, and information are essential throughout the experience of stillbirth. Culturally appropriate care is important and may require staff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cultural practices.ConclusionThe findings of the review and expert consensus inform the provision of meaningful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 care for mothers and families that have experienced stillbirth. Evidence informe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re provided to guide the actions,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urs of maternity care providers.  相似文献   
2.
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凡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去与孤独、疾病与死亡的故事。主人公作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人,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与美国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显得格外孤独与痛苦,这种孤独个体的特性也贯穿了其一生。与此同时,在他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特点,即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主人公追寻的身份认同正是当代美国人普遍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普遍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死刑是剥夺人的最基本的权力—人格权、生命权的法律制度。“死刑存废之争”由来已久。废除死刑是文明社会的共识和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目前,中国废除死刑的要求非常迫切,从法律的角度看,中国只有废除死刑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4.
脑死亡立法的社会意义及面临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心肺功能完全丧失一直是判定死亡的标准。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这一标准已不再适应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脑死亡标准应运而生。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接受了脑死亡标准,并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条例。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脑死亡立法应当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安乐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涉及到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我国儒、道两家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约圣经对于死亡有其独特的信念与看法。概括说来 ,新约对死亡的看法包含着几个方面的含义 :灵性的死、旧我的死及身体的死。本文主要探讨了后两个方面的意义 ,认为正是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新约死亡观的主要特征。首先 ,人可以活着经历自己 (旧我 )的死 ;如果从生存论层面来解释其末世论的意义的话 ,那么这种自我认同的转换正表明了旧我之死的深刻含义。其次 ,身体的死如果意味着人在此世之存在的结束的话 ,新约并没有将其看作是人之生命及其身体的结束。死亡乃意味着是个人生命或身体存在形态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英国小说大师劳伦斯创作的<菊花的幽香>和中国著名小说家郁达夫创作的<薄奠>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分别以象征和写实的笔法描写了一个以男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的家庭悲剧,并对各自社会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因而具有进步意义,成为中英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被宣告死亡人死亡时间的确定,是宣告死亡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国对此存在不同的立法体例,有必要进行探讨,我国应确定以法定失踪期间届满之时为被宣告死亡人的具体死亡日期。  相似文献   
9.
路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带有流浪气息的艺术形象,无论是蒋纯祖,还是郭素娥,他们都是孤军奋战,孤独与死亡常相伴随,难逃民族与历史给予他们的重压,生活在个体灵与肉的双重煎熬中。生命个体面对无边无际的时空,他们所做的反抗从开始便已注定失败的结局,但这种绝望的反抗将生命意义彰显出来,使人获得了存在的意义。从死亡、孤独与绝望三个侧面来分析路翎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生死问题是一个与每个人关系极为密切,而人们又不能不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孔孟对这一人生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总结,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早期儒家生死观。在孔孟看来,生命是可贵的;死亡既具有必然性,同时又具有偶然性;死亡既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十分重视死亡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