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132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951篇
理论方法论   278篇
综合类   4102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5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Empirical Bayes is a versatile approach to “learn from a lot” in two ways: first, from a large number of variables and, second, from a potentially large amount of prior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stored in public repositories. We review applications of a variety of empirical Bayes methods to several well‐known model‐based prediction methods, including penalized regression,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Bayesian models with sparse or dense priors. We discuss “formal” empirical Bayes methods that maximize the marginal likelihood but also more informal approaches based on other data summaries. We contrast empirical Bayes to cross‐validation and full Bayes and discuss hybrid approaches.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of an empirical Bayes estimator and p,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we consider a simple empirical Bayes estimator in a linear model setting. We argue that empirical Bayes is particularly useful when the prior contains multiple parameters, which model a priori information on variables termed “co‐data”.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two novel examples that allow for co‐data: first, a Bayesian spike‐and‐slab setting that facilitates inclusion of multiple co‐data sources and types and, second, a hybrid empirical Bayes–full Bayes ridge regression approach for estimation of the posterior predictive interval.  相似文献   
3.
4.
We propose testing procedures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a given set of discrete observations may be formulated as a particular time series of counts with a specific conditional law. The new test statistics incorporate the empirical probability-generating function computed from the observations. Special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popular models of integer autoregression and Poisson autoregression. The asymptotic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test statistics are studied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as well as under alternatives. A Monte Carlo power study on bootstrap versions of the new methods is included as well as real-data examples.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史研究中,对哲学家之哲学的解读与其私人生活的考察之间是否存在本质性的关联,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却又不易回答的问题。而且,正像对“哲学”这一概念的本质主义理解是不可能的一样,这个问题也不存在一个本质主义的解答。不过,借助两种哲学类型的区分以及哲学史研究过程的三阶段划分,我们能够相对具体而又深入地来分析和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的文化自觉是站在明确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的学科文化自觉。它以哲学为衔接点,把环境与广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努力为环境哲学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作为观念侧翼,更细致地修复破碎染尘之人心。让人类有效地从社会走向自然,又从自然回归社会。审视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能否实现文化自觉?它必须立足以环境哲学的语境与方式思考文化自觉的可能与必然,并应用环境哲学的方法与逻辑阐释文化自觉的内涵与趋向。环境哲学所固有的自然之翼,是其学科存在的本质特征。但如若停滞于自然界的现象,而无文化元素的参与和交融,环境哲学的困顿将会在现象与抽象之间迷失。而文化元素的加入,又必须在自觉的前提下进行,它一方面是为融合确定边界,另一方面是为渗透找到根据。以对人类与自然界高度负责的精神,文化自觉与环境哲学都有着共同的使命:欣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当代人类面临种种全球性问题,科技社会效应的两重性空前突出。当代西方思想界出现了一场科技悲观论与科技乐观论的激烈论争。对这场极具哲理性的争论应给予全面分析并加以总结,这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论和生态哲学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解体之后的哲学在俄罗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它既面临着俄罗斯是否还需要哲学的问题,又面临着被终结的可能,但是俄罗斯哲学以自己一贯的优秀品质在低靡的社会现实中艰难地跋涉,关注着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暂时摆脱意识形态束缚的俄罗斯哲学,更加清醒理智地期待哲学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起点.它提供了批判"历史终结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资本论>是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双向建构的结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解放的大思路.当代应当继承与发扬这种学风.<资本论>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学说,要求结合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思考资本的历史作用.它不仅典型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可表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破解这一历史难题需要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科玄论战”对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玄论战”作为一个极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哲学事件 ,深刻地影响着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走向。“科玄论战”中玄学派、科学派、唯物史观派所论争问题及其言说方式对 2 0世纪中国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唯物史观诸派文化哲学的影响以及“科玄论战”中三方话语的撒播带来的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内在困境及其消除的理路 ,表明对“科玄论战”的历史反思仍将对 2 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