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2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在比兴寄托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比前代诗人有很大发展,所以在唐代格律诗中大量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而且通体专用比兴,力求寄意的深隐与情味的隽永。李商隐在总结前代艺术经验加以开拓的创新方面,卓然自成流派,其诗从情意、辞采和声韵等方面表达了诗的艺术特点,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整个传统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宗教和文化艺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交叉点,主要体现在情感性、形象性和幻象中的满足等方面。研究宗教对我国文化艺术影响的原因,有利于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泸州市委和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民权,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把百姓温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践行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4.
思维创新的社会活动的深层次结构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集约元体结构.它具有思维性、能动创造性、社会整体性、时代性和民族文化性等特性.它具有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思维活动能力与活动形式等知情意相内在统一的要素结构,并具有思维信息的高度集约性和动态的开放流动性等特性.在思维创新的社会活动中,它发挥着思维信息交互感应协同、重组生成建构和规范制约等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去冬今春,家住秀山龙池乡长水村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协委员,农民向祖奎,以每亩300元价值,租赁经营村里30多亩土地,以矮化密植法新建一个高效名优水果种植园。他出资金(10万元)及技术,农户出土地,四六  相似文献   
6.
创新城乡社会管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源于西方语境的协同治理,为推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社会管理提供了借鉴范式。鉴于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我国应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基本架构的多元合作型城乡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并通过优化协同治理主体结构、培育优质现代社会资本、构建社会管理协同机制和改善城乡管理体制机制环境等路径,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 80年发展历史中 ,先后产生过三代领导集体和三位领导核心人物 ,他们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学习和了解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领导核心形成和确立的历史过程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更好地开拓未来的事业。遵义会议前 ,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期 ,党的中央领导尚不成熟 ,主要领导人多次变更 ,没有形成有力的领导集体和杰出的核心领导人物陈独秀是 192 1年党成立到 192 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党的最高领导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乌鲁木齐现行语言生活体系进行了静态、动态考察,并对乌鲁木齐语言生活的构成及运行方式作了尝试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学科建设意义上来说,西域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史书上“西域”含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广义,指称包括新疆及其以西的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东岸以及印度北部地区;其二是狭义,指称包括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等我国历代中央王朝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区。本文“西域”一说即取其狭义。若从学理上讲,经济思想史考察的是历史时空境域中人们的经济理念,因此既使标明是研究“中国的”经济思想史,也不该因当代地缘行政区划的隐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群众运动是人民群众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经济目的而组织起来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声势的持续活动,按其参加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等。按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政治运动、生产运动等,毛泽东的一生,发动、组织、领导过不少群众运动,对群众运动有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述,本文拟就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谈一些看法。 一、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的分期问题 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既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相联系,又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联系,大体上可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晚年时期。 1、1919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毛泽东的群众运动观形成时期。 他亲自参加群众运动的实践,为他的群众运动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开始,他看到了青年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巨大威力,感到非常振奋。随着他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他还亲自参加到群众运动的实践中去,发动、组织、领导、研究群众运动。1922年9月,他和其他同志组织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的罢工运动,并取得了胜利。1925年“五卅”运动失败后,他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仅仅组织工人的群众运动是不够的,还必须组织农民的群众运动,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动、组织、领导,研究农民的群众运动上,于是开始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1926年他和林伯渠等人在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