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国家应急管理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术界在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方面缺乏全面比较分析的问题,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中美两国国家应急管理机制在组织机构、行动程序与法律保障三个方面的差异。通过研究提出,中国国家应急管理机制应在“设立应急管理协调机构”、“提高应急管理行动的计划性”、“制定应急管理纲领性法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在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形成老龄群体危机。为分析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的社会机理,以北京市为典型案例作深入分析。通过文件频次法和文献分析法,提出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完善北京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离散型和连续型数据信息,采用R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使用二步最小二乘法(DWLS法)对离散数据进行模型估计,使用极大似然法(ML法)对连续数据进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社会环境、社会治理对老龄群体危机影响明显,且社会环境比社会治理影响作用重大,社会服务、社会经济对老龄群体危机影响不明显。经济是解决老龄工作问题的基础,服务是解决老龄工作问题的保障,这两方面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因此老龄群体更关注社会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  相似文献   
5.
面对危化品危害,政府及相关单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既要保证公众知情,又要避免信息过度传播的难题,"信任"是导致这种沟通困境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危害信息有效沟通问题,从重构公众与政府之间信任关系的角度入手,以公众利益相关者感知衡量信任,探究公众社区参与意愿对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并将社区参与分为代表单向沟通的仪式性参与和代表双向沟通的实质性参与。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社区参与意愿有利于提升公众危化品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特别是仪式性参与意愿的直接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实质性参与意愿和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关系中,预决策过程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危化品危害知识在社区参与意愿和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预决策过程与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路径中。研究结论为构建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为缓解危化品危害信息沟通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教园区大学生群体危机干预问题,以北京市高教因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构建了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学生自身环境等三类12项危机生成要素,针对北京两个高教园区1000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探讨危机干预要素间的互动,揭示危机干预机制的控制节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组织管理因素这一重大危机事件致因进行理论梳理发现:重大危机事件的生成演化有一定规律可循,危机诱因及纵深防御系统逐层失效共同导致了重大危机事件,组织管理因素对纵深防御系统失效具有影响作用。研究得出:应将组织管理因素引入危机致因研究;注重组织内外部因素的协同作用;关注关键组织管理因素以充分利用资源等。此外,还从识别、影响分析、控制策略三方面对重大危机事件组织管理因素的理论演进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大范围多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带来的应急力量超常规供给的现实问题,构建反映城市运行监管与应急响应内在联系的平战结合机制.选择北京市海淀区地方政府经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资源来自于信息化城市管理记录文件和城市应急值守记录文件.将城市应急响应事件分为"日常处置、快速处置、紧急处置"3种类型,城市运行监管事件分为"交通标志、便道设施、井盖、其他市政设施"4种类型,考虑两类变量关系建立结构方程(SEM)模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需要快速处置的城市应急响应事件属于敏感事件,与其联系密切的城市运行监管事件为交通标志类和其他市政设施类;需要紧急处置的城市应急响应事件属于关键事件,具有适时敏捷处置的时间压力.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整合城市多灾种应急力量实施分类管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各级别平战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教园区大学生群体危机的干预问题,利用仿真模型研究危机干预的动态演化。利用北京市高教园区实证数据为模型赋初值,从“干预因子灵敏度分析、干预因子变动分析”等方面进行模型拟检验。运用模型进行应用研究,认为:一是危机干预能力增长呈现滞后性,必须提前实施危机干预;二是应保持政府与高校的危机干预强度,政府干预应着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干预应着重于学习环境建设,形成共振效应,增强干预效果;三是政府与高校危机干预强度不应同时波动,以避免危机干预能力下行风险;四是政府与高校的协同干预,应着重大学生的情感因素与心理因素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研涉密人员保密素质影响因素SEM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提升国防科研涉密人员保密素质的理论与实践难题,从保密素质的施加影响因素与受影响因素角度展开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实证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建立起影响关系的定量模型。提取出“保密意识、保密心态、保密知识、保密技能、心理压力”作为模型的内源潜变量,“课题组氛围、单位管理、宏观环境”作为模型的外源潜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分析,得出影响关系列表。结果表明:“课题组氛围”施加较高频次影响的关键因素,“保密技能”是受到较高频次影响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