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流动增值人才的使用效益与人才的流动率成正比例。 美国管理学者调查证实,一个企业中,最高创造力的人往往是从其他组织转移进来,并在本单位工作2—3年的人。人才流动不但是调整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成长发展、实现价值的需要。为了使人才更便捷自由地流动,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树立人才资源共享的人才观念,畅通人才进出渠道,引进自己短缺急需人才,输出本单位富余闲置的人才,在动态中优化配置,实现流动增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作为中国司法制度优良传统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如陪审员素质偏低、陪而不审等现象已经导致人民陪审员制度名存实亡。为顺应专业技术分工细化和涉及专门问题案件日益增多的趋势,建立由各领域专家参与陪审的庭审制度势在必行,专家陪审制度可以充分利用专家陪审员在其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优势,从而更加高质高效地解决涉及专门问题的争讼案件,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工业锅炉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办法,寻找锅炉节能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制造业结构高效化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高效化以产业发展集约化、产业间协调效益最大化和各产业比重的合理变动为内容,对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发挥山东省制造业的整体优势,需要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促进结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改善产业组织结构,理顺行业与企业的分工关系,加强基础条件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四人帮”散布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通过开展全国性的批判,已经没有市场了。但而今,知识与良心的关系,人们是否认识清楚了呢?我的答案是“未必”。最确凿的证据就是,关于良心的问题虽然不象“四人帮”横行时期成为学术讨论的禁区,可是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良  相似文献   
6.
论鉴定程序     
文章对鉴定与鉴定程序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着重论述了科学的鉴定程序应该是一种完整系统的鉴定程序,并特别指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和鉴定错案责任追究程序均是鉴定程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科学的鉴定程序,才能真正体现出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制度关联性。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供给制度安排 ,由此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居民从公共产品消费中的受益程度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一方面消费相对较少的公共产品 ,另一方面其私人产品生产的成本却相应提高了 ,从而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本文对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修正设想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T.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在其名著《传统农业的改造》一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赖于农业迅速稳定的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而由传...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司法鉴定结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一直争论不休,鉴定结论主观论者基于认识论的一般原理认为鉴定结论是一种主观反映客观的东西,虽然内容是客观的,但却赖以主观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就势必具有主观性。从而就可以推导出主观因素在鉴定结论中的合法地位,鉴定结论的主观性也就成为一种应然或必然。事实上,鉴定结论主观论者忽视了鉴定过程中鉴定人的主观因素本身就是非法的。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的存在基础是鉴定结论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规律之上。笔者通过对鉴定结论证据的特点、形成过程以及相关立法的深入分析,试图证明鉴定结论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其客观性,而绝非其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后,民营经济即将融入国际经济舞台,将面临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全球化国际生产,其发展领域也将有较大的扩展。同时,国家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也会更加规范和完善。因此,民营企业应当抓住契机,尽快克服自身的不足,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在新的经济浪潮中求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