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1.
数字技术的运用与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增强了信息在不同主体间的传递效率,这是否对源于供应链关系的商业信用融资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供应链信息传递视角,以沪深A股2013-2020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相关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商业信用融资能力。(2)供应商集中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3)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环境,促进商业信用融资。(4)在信息披露质量适中、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有助于企业树立数字发展、信息共享理念,增强供应链信息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2.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公司股利迎合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内涵、动机、表现和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并评述了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现有研究成果,并提炼了需要进一步着重研究的问题。首先,结合投资者非理性股利偏好,厘清和归纳了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内涵和衡量方法。其次,从动机、影响因素、回购场景等方面总结了公司的现金股利迎合行为,并结合股票拆分、高送转等多种方式归纳了公司的股票股利迎合行为。再次,从市场反应、信息质量、未来业绩、公司风险等角度阐释了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经济后果。最后,从投资者非理性股利情绪指标的构建、现金股利迎合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股票股利迎合行为的差异性以及互联网环境下公司股利迎合的经济后果等多个方面指出了关于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监管政策的优化完善提供了指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