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形式──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点思考李湘1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又是能动的。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借助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系统来进行,并通过概念来表述。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人们以此去把握无限的对象世界时,也会对对象加以某种程度的限定,...  相似文献   
2.
李湘 《理论界》2009,(3):97-99
反垄断执法的独立性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反垄断法在现实中的生命力.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独立性、反垄断执法机构官员和执法精神和理念的相对独立性,三个层次综合起来体现了"反垄断执法的独立性"的内涵.反垄断法及其执法的地位、目标、准司法性和经济法的责任制要求决定了反垄断执法的独立性.而要保障其独立性,则要从执法机构的独立、执法人员的独立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综合保障.最后,在反垄断执法坚持独立性同时应该注意独立性的选择以及监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的描述,进而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从而使各企业能针对自身遭遇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应对,进而促进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与孔经纬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经纬先生在他先后发表的“中国民族市场形成问题”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否形成了统一市场”两篇文章中,提出了“中国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他的主要论点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前不能形成“民族市场”;中国的“统一民族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形成的。我对他的这种看法是不同意的。我认为:中国自秦汉以后就已不存在象欧洲那样的“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已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国内市场;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所形成的市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而不是“民族市场”。现在提出我的很不成熟的意见,与孔先生商榷,并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将一系列不同的金属离子分别载于D151树脂上,制备成基体相同而负载离子不同的一系列吸附树脂,考察各种负载金属离子树脂在水中对异麦芽三糖的吸附性能,从中筛选出吸附和洗脱性能较好的D151Ca2+型树脂.该Ca2+型树脂对异麦芽三糖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7.8mg/g.动态泄漏吸附量为19.6mg/g.以稀氨水溶液洗脱,洗脱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7.
8.
在测定苯酚在大孔吸附树脂NKA-Ⅱ上吸附等温线的基础上,对采用Fenton试剂再生吸附苯酚的NKA-Ⅱ树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再生温度、pH值和微波辐射对树脂再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相平衡关系符合Freundlich方程;升高温度不仅可以加快Fenton试剂再生吸附树脂的速率,而且可以提高最终的再生率;较低的pH值有利于吸附树脂的再生;微波辐射能够大幅度提高吸附树脂的再生速率.  相似文献   
9.
尽管中越边界从1989年起就停止了枪炮声.两国边民恢复了以前的友好和热闹,但有些东西却很难快速改变——那就是双方在边境漫山遍野里埋下的地雷。据云南省文山州政府2003年3月提供的数字表明:从1979年以来, 该州因不慎触雷致伤致残人数达5878人,年龄从8岁到84岁,动物牲畜死伤更是无法统计。另外还有5万余亩耕地因战荒芜。如果把目光扩展到所有中越边境地区,这些数字还会多出许多  相似文献   
10.
上古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赋体源流问题,一向争鸣不已,众说纷纭。近年在争鸣中所论及的《诗经》与后世文体之赋间的源流关系问题,很自然地形成了讨论的主要方面。这些问题是:一,《诗》六义之“赋”及所谓的“不歌而诵”之“赋”,同后世文体之赋各有无源流关系?二、《诗经》之“赋”诗的体制,同后世文体之赋有何源流关系?三、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