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人如何适应社会生活。职业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活技能的社会化、社会规范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社会角色的社会化四个方面。人的一生,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指导、继续教育等的实施,帮助个体选择最佳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促使人的再社会化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交通基础性设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高速公路作为一种极速扩张的现代化运输通道,对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基础性服务设施,其建设运用带来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高速运转,牵涉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从中衍生产业的运营更是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我国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情况,谈谈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政策的评价性分析与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政策是中国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在过去几十年中 ,中国的人口政策对降低人口出生率、稳定世界人口有积极贡献。但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政策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修正。积极的人口政策方案 ,并非是简单的控制人口数量 ,而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取向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后实证主义政策思维 ,防止受近代以来极端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支配 ,在公平、公正的价值基础上 ,提升人力资源的品质 ,满足人的多元欲求 ,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友善 ,这一政策思想的发展也是中国社会完成现代性转换的基轴  相似文献   
4.
生命观教育的核心:强化敬畏生命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注生命价值和生存质量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命观教育被明确地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生命观,最终实现生命价值,因此把握生命观教育的核心非常重要.敬畏生命是生命观教育的核心,引导并促进大学生强化敬畏生命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台湾与中原早有联系。明清之际的移民 ,使这种联系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明清之际的移民潮 ,以郑氏父子的移民活动为起点 ,到清时进入高潮。汉人的大量移入 ,将汉族文化带入了台湾 ,改变了台湾的人口结构 ,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台湾与中原的融合过程 ,从而使台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目标任务和专项资金规模,为了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要求外省来温务工农民工以及与企业签定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本省在温务工农民工,参加经市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培训。本文就温州市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出现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民国外交呈现了一个弱势国家在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时所面临的矛盾与特征: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因而,以中华民国融入国际关系体系为主要线索,根据构建现代民族国家和加入国际关系体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揭示一个弱势国家在国际化进程中所普遍遭遇的矛盾,这是研判民国外交的分析架构,也是探讨20世纪中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基本考量。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均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既然为非义务教育,那么大学生就应实行缴费上学制度。我国高校实施缴费上学制度已为社会所认可。正如大家所知,我国高校收费的最终目标,是要逐步建立起一种由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合理分摊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在关于高校收费的听证会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整风与反右运动后全民政治意识畸形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急于求成的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以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政治化科学观,并在其指导下,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科技文化发生了严重的畸形演变,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流传着所谓“刘兰芝自请遣归”说。说者多认为刘兰芝是不能忍受焦母折磨,自认为无法在焦家生活下去,在焦母没有公开提出驱遣的情况下,自请遣归的。表面上看,刘兰芝确乎说了“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话,“自请遣归”说似乎言之凿凿。但仔细研究,便可发现这种说法很成问题.从诗歌的描写看,焦仲卿听了刘兰芝的述诉后马上去找母亲。一见母亲便恳求不要赶走兰芝。显然是焦母提出驱赶在先。否则,焦仲卿没头没脑地哀求,岂不是搞错了对象?焦母呢?责怪儿子不理解她的苦心,并且当即向儿子交了底:“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