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城乡教育因急速变迁而产生了痛楚。在打破传统中国“无差别统一的城乡良性循环”,推进近代“新式教育”以来,城市剥削和压迫乡村的城乡关系就决定了中国教育一步步地失去乡村,失去了传统中国的乡村文化和乡村价值。21世纪以来的“办学城镇化”更进一步在空间上和地理位置上使得中国教育失去乡村。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不断地接受逐步失去“乡村”的事实,中国乡村也在外部压力下被迫应对“新式教育”以及“办学城镇化”的诸多调整,最终促成了今日我们看到的中国乡村教育之现实:如果说乡村有教育,也是城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饶静 《兰州学刊》2009,(8):193-196
文章主要探讨诺思洛普·弗莱构建文化批评的方式。他以文学为切入点进入文化批评,由词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形成的两极张力构成了其整体批评基础,文化批评则位于批评的离心倾向上。此外,弗莱借用“神话”来阐释文化批评。神话的多义性再次张开了一个向心/离心阐释模式,这一模式正是审美论和决定论复杂关系的体现。弗莱企图中和两者,从而使文学与文化批评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4.
梳理了“规模路径”和“传统路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对农业发展转型和农业污染关系的研究,并从生产者视角对农业发展转型和农业污染关系进行了解释。“规模路径”认为通过扩大农业规模最终会改善工业化农业的高污染问题,因此要减少农业污染,应该继续扩大农业规模,减少农户和农场数量,淘汰非专业化的农业生产者;“传统路径”则认为,规模并不是决定性影响因素,集约生产的小农资源和养分的利用效率高,要改善农业污染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小农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者视角的引入解释了上述两种路径研究结论的不同,提出以农业生产者为基础进行农业转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是一个近20年来西方会计学者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股份公司特别是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比重的增大,IPO(首次公开上市InitialPublicOfferings)数量的逐步增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会计盈余及其产生过程的质量问题。关于盈余管理的含义,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雪柏(Katheri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利,从而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会计报告过程的一种管理行为,亦称为“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net)。盈余管理虽然说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地进行,但是盈余…  相似文献   
6.
饶静 《理论界》2008,(5):172-174
当代文化研究中,强调“审美无区分”有助于美学从审美自治的幻想中走出来,从而使美和艺术更好地发挥认识和批判功能,也有助于实现美学学科的正义。另一方面在审美泛化的年代,文化研究则应在其内部区分文化和艺术,唯有施行“文化区分”,才能使以美学的公正概念来审视文化研究成为可能,是美和艺术对广义文化研究的批判和甄别。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不同城乡关系阶段下土地整治的内涵和成效,构建了土地整治作为平台和工具助力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并在此传导机制的框架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综合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 对四川省口镇的综合土地整治项目的案例研究表明,综合土地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平台和工具,应贯彻执行“以人民为中心冶的发展理念,应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应能够防范社会风险,应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 只有这样,综合土地整治才能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助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在《“批判”的概念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从〈1844年手稿〉到〈资本论〉》一文中,朗西埃以“批判”观念的变化阐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关联,由此证明了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命题,即青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话语和成熟马克思的科学话语之间的区分。拜物教批判在这种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不过,“物神”的双重维度则表明,物神既是对象客体,更是一种中介意象,指向了一种超越性存在。因而,拜物教不仅与劳动异化和资本外化相关,更包含着价值形式的定位。这构成了朗西埃批判观念转变的内在动因之一。他认为批判不应止步于解蔽式的意识形态批判,更是包含着价值认同和审美解放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章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综述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农村妇女留守原因、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留守妇女的婚姻关系与心理状况、家庭决策与性别关系、子女教育、社会网络与自我发展几个方面.文章认为,目前的留守妇女研究存在界定模糊、理论构建不足、缺少对留守妇女多元性关注等问题,而且忽略了她们生活中重要的相关利益群体.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国家和农村社会”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及出现偏差的原因.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项目的形式加大教育投入,县级政府在统筹县域乡村基础教育资金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出现了偏差,乡村社会遭遇“被调整”加速衰败.导致县级政府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有“被城市化绑架”和缺乏自下而上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