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清光  李跃平  周绪琳 《民族学刊》2021,12(6):19-26, 117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了由二元对立向多元一体的转变,在心理认知上体现了由民族视野向国家视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数据为研究语料,以鲁汶母语者语料库为参照,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V-ing类形容词的习得特征:在V-ing类形容词的习得单词宽度和总频次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母语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超高频地使用developing等分词形容词;在结构特征中,使用“V-ing类分词形容词+名词”这一类联接时,两个群体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比较和补足语这两类联接中,两个群体的习得情况除了动词不定式外,其他方面几乎没有差异。教学中,我们需要唤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更多地关注V-ing类分词形容词;让学生基于多词序列角度学习V-ing类分词形容词;需要增加V-ing分词形容词的激活频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