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19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富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妇女文学第一次在中国文坛勃然兴起。一批有才华的知识女性脱颖而出,合着时代大潮,发出前所未有的女性之声。她们以自己的创作为五四新文学奉献了风采别具的篇章。一中国女性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崛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几千年间,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发展得极其完备,封建伦理规范严格控制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2.
冯铿出生于潮州一个教师家庭,早期创作以抒情笔触歌咏自然、青春和爱情。1929年到上海,投身革命,作品由描写知识分子转向表现武装的工农大众,由同情下层妇女悲惨命运到歌颂“红”的女人的战斗生活,续写出中国女性文学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性别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不无区别的概念。对"性别"的关注和思考,构成其互补共存的基础;而理论背景、关注焦点、批评对象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又使之在文学审美和性别诗学的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风貌。性别批评力图摆脱男/女二元论的文学批评模式,融入复合式的批评视角,在女性文学身份疆界和叙述疆界方面有所开拓,总体上呈现出流动、复合、多向延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成人高教中对学生实施写作教学,应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首先要处理好与中学作文训练的衔接;其次是发挥成人学生的优长,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领会;第三是抓好写作技能转化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5.
多姿的飞翔——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90年代女作家笔下 ,“飞翔”体现着创作主体自觉的追求 ,它源自女性生命对超越现实生存的精神向往。女性写作中的“飞翔”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其基本内容涉及女性的历史境遇与心灵成长、女性躯体和女性欲望、性别生存与人性、男性传统文化心理 ,以及女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它显示了在时代所提供的多种选择面前文学女性自我探寻、自我实现的深入。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 ,女性写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面临种种困惑与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乔以钢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相对于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传统,妇女文学创作无疑显得稀少、零落,但从《诗经》中的女性之声到清朝中叶的才女吟咏,依然构成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并非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其本...  相似文献   
7.
晚清“女国民”话语及其女性想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清思想界逐渐形成的"国家-国民"概念体系中,"国民"概念不仅标示着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而且意味着一种新的现代身份认同.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晚清知识分子都把引导女性认同"国民"身份作为重要的启蒙任务,但在具体的言说中,不论是对"女国民"之责任和权利的辩难,还是对"女国民性"的界定,抑或是"女国民"的实践路径,不同性别的启蒙者所采取的价值立场和论述策略呈现出微妙而有意味的差异.同时期小说中的"女国民"想像,一方面呼应了思想界的讨论,另一方面并未脱离男性中心的女性身体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8.
乔以钢 《云梦学刊》2012,33(3):2-F0002
对源自西方的“性别”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一次严肃的追问和质诘,董丽敏专著《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开始就针对当前中国文化政治的困局展开:当“性别”被我们应用于中国的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乃至学科建设时,其学术效应和社会效应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9.
陈宁  乔以钢 《学术交流》2002,(1):152-156
五四女性文学的情爱主题的写作既是对个性解放的时代总主题的呼应 ,同时又没有丧失女性性别体验的真实表达。由于五四时期女性表达话语的失构和女性意识的稚嫩 ,这种性别体验还必须裹挟在主流话语当中 ,以一种或边缘或隐形的文本形式浮出历史地表。但是这已经鲜明地勾勒出五四女作家由“觉醒”到“自觉”进程中的女性意识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意识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国民—国家"关系的建构,个体国民身份在政治话语中的确立,为近代女性谋求新的身份认同开拓了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近代先进女性也正是在这种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中,通过女性与国家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辩难以及性别角色与国民身份的博弈,确立了独立的个体身份——"女国民"。尽管这一概念并未形成系统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治理论,但她们通过别开生面的文学实践,一再言说和强化着这一主体身份,形成了声势颇为浩大的"女国民"话语;同时也因对"女权"、"民权"、"天赋人权"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在相关话语场的内部形成了富有意义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