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批判机制,体现了理论批判、实践批判与自我批判的辩证统一。明辨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式,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构成了理论批判机制的主要路径;分析预测、疏通引导、反馈反应和协调化解机制,构成了实践批判机制的基本架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开放品格、来源的实践品格和主体的创新品格,构成了自我批判机制的内在容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开启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催生了法治、竞争等新观念,更新了对自由、平等、人权、以人为本等观念的认识.这些观念的重塑和确立,唤醒了人们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了人们通过政治参与等方式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范式视阈下的库恩问题观包含范式和问题的关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路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库恩的问题观重视问题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的创新导向和问题的主体性,对于深化对认识矛盾的理解,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更新思维方式和视阈,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党务公开是确保党内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前提条件。经过上海一些高校的试点和推广,高校党务公开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必须正视高校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需要在今后的高校党务公开实践中完善党务公开内容、丰富党务公开形式、明确党务公开内容的标准、培育党员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健全党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党务公开实效。  相似文献   
5.
底线伦理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社会规范伦理,它与美德伦理是相对的范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基础。当前社会存在一些底线伦理缺失和社会失范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必须充分认识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化诉求之间的关系,其中民主法治体现了底线伦理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反映了底线伦理的价值取向,诚信友爱彰显了底线伦理的基本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底线伦理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开启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催生了法治、竞争等新观念,更新了对自由、平等、人权、以人为本等观念的认识。这些观念的重塑和确立,唤醒了人们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了人们通过政治参与等方式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伴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思考,从对生产力社会性的认识,利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容、形式等方面,实现了对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两制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相关学者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研究。从人文社会维度审视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创新观念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品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精神动力.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遏制创新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官本位观念对能力本位观念的拒斥、"抢打出头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确证、政府保护观念和市场进入壁垒的预设等.能力本位的倡导与创造个性的尊重和张扬、对创新实践的鼓励与对失败的宽容、保守思想的摒弃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等是突破这些观念羁绊,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路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认为,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党的力量的来源,中国革命要获得胜利,党不仅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武装上“准备自己”,同时还必需以同样的方式去“准备群众”。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提高群众的觉悟程度;正确地认识和组织民众,提高民众的组织程度,是党准备群众的过程,亦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