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迎华 《唐都学刊》2005,21(4):82-85
日本人学汉语在语音上存在一些难点和偏误,例如声母中常把舌根擦音h[x]、唇齿音f[f]发成双唇擦音(吹气音)[Φ]、舌尖音(包括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和舌面音(j、q、x)发不准、边音l被发成鼻音、闪音或擦音;韵母中常把紧元音发成松元音、圆唇音u[u]、ü[y]发不准、前鼻音与后鼻音读不准。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针对性强的对策,以提高对日汉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魏晋公文批评研究"属于"中国古代公文批评史研究"的一项拓荒式课题,是对中国公文批评史展开的断代式研究。总的来看,魏晋时期公文的独立地位逐步得以确认,出现了较多的公文批评专论,人们对公文作品的评价也日益重视,魏晋公文批评逐渐走向自觉。魏晋时期公文批评的标准也基本定格:"雅"与"简"成为此期公文批判的基本标准,也成为后世对公文风格进行评价的基本观念。魏晋时期还出现了一批公文写作大家,他们的公文写作实践对当时的公文写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其所做公文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出他们的公文思想或公文批评理念。  相似文献   
3.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充<论衡>中"文"的观念,是以公文为主的,当下人们对王充文学思想的讨论,其实是对其公文思想的误读.王充的公文批评以功用论为核心,在功用论的规范下,形成了王充公文批评的其他原则.具体来说即为:肯定公文的社会功用;强调公文的真实性,提出了"情实"与"实情"两个范畴;主张文质并重,但质重于文;提倡明白晓畅的公文语言;追求公文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理精神和批判重建精神。这四个方面表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具有的现代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曹操的公文以叙事为宗旨,带有鲜明的权威性、指令性,且篇幅简短,表述明确,指示具体,文辞朴实.曹操将公文与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从内容上渐渐区分开来,开始自成一家,对公文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两汉的公文批评,延续先秦公文批评存在的方式,依附于经、子、史、集四部之中,依然没有专门的公文批评文献,也没有出现独立的公文批评.从总体上说,两汉公文批评经历了一个从汉初的"尚俭尚质",到汉武盛世的"典雅醇正",再到东汉初期的"复归简质",东汉中后期的反对"增饰",要求"有补于世"、能"为世用"的轨迹.两汉的公文批评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简质"、"雅正"、"实用"的批评标准,成为后世公文批评一直延续的几个核心标准.  相似文献   
7.
<公牍学史>是民国时期一部很有价值的文书学论著.其价值体现为第一次明确提出"公牍学",将公牍作为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公牍发展的历史,此后公文史遂发展为一门学问;第一次从政事、学术、公牍、文章相沟通的高度去研究文书,注重作者的修养、文风的格调,将文书工作从刀笔俗吏操业谋生和以讲求程式为主的世俗陋见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比较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的基础上, 把公关广告划分为以事实信人型、以声势撼人型、以精诚感人型及以实益诱人型四类, 并从立意和形式上探讨了公关广告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公文文体辨析理论的出现,当以蔡邕<独断>、刘熙<释名>为滥觞,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为发展,任昉<文章源始>、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为高潮.公文文体理论也是这一时期公文理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贾谊是十分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和认识作用的。他尤为重视其认识作用,而不太注意其抒情作用。如果从创作方面来看,贾谊不太重视文学艺术的抒情作用的话,那么从审美的角度看,也就必然不太重视文艺的愉情作用。当然要完全否定文艺的愉情作用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感情的愉悦进而影响人们的意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