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云廷 《城市》2012,(11):11-15
一、问题的提出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工业环境,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产业以重型结构为主要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城市中的国有重化工业大企业密集,并且这些企业在国家计划的组织下有着相对稳定的产业联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产业联系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城市内部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及互动关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大多数重化工业企业生产的一体化程度高,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产业上的紧密联系,因此配套性产业、辅助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预期收益、机会成本和不确定性的视角对我国大规模的劳动力"两栖"迁移现象做出了新的解释.作者认为,"两栖"迁移是城市化的过渡形式,是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的合理选择.但是,"两栖"迁移规模与城市化进程相分离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城市化政策的着力点应充分考虑城市化过渡阶段的现实,建立起科学的农村劳动力"两栖"迁移的内在转换机制,进而降低转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低工资市场的回报率,并利用内在价格机制和政策杠杆来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冯云廷 《城市》2005,(1):12-14
一 当前,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被视为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改革难题,其中,如何建设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城市公共服务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云廷 《城市》2009,(4):29-32
一、引言 目前.我国各城市企业存在着严重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近1.4亿城镇企业现有职工中.技能型劳动力占50%。而在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仅占约5%.中级技工占30%.初级技工占65%。由于中国企业的技能型劳动力短缺.造成城市之间对稀缺人力资本的激烈竞争.从而引起技能型劳动力在城市之间的迁移。  相似文献   
5.
冯云廷 《城市》2016,(6):78-79
想必早有人指出过,追悼一个思想与生命浑然一体的人,最好的办法还是阐释他的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迪.饶会林先生逝世十周年了,先生在世时的教诲言尤在耳.于今回顾,与先生之交,来来回回差不多都是看法、判断、意见和辨析.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城市化的讨论.记得有一次登门求教,我问先生,城市化研究是重“规律”还是重“国情”?先生回答我说,国情是条件,任何规律都不能脱离特定条件.反过来,也不能用“国情”代替城市化规律.正是这番话,引导我开始深入思考城市化的局限条件.  相似文献   
6.
冯云廷 《决策》2001,(11):5-7
"经营城市"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它以一种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开创出一条推动城市现代化的新路子.从全国范围看,大连在经营城市方面是走在前面的,总结大连经验,找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指导其他城市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冯云廷 《城市》2015,(4):3-8
岛屿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沿海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更是城市开放开发的新热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笔者以大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无序开发给海岛带来的诸多问题,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大连岛屿经济发展应该恪守的原则和开发模式,以及培育和发展岛屿经济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冯云廷 《城市》2012,(3):9-12
一、问题的提出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多年来这种优质的服务资源被各个城市所独占,各城市往往以"囤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衡量城市名望和品牌形象的标准,由此造成各城市公共服务资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特征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呈动态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各项指标中对城市化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子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特征指标中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子是城市就业率与城市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10.
冯云廷 《城市》2013,(4):8-11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近年来,观察我国各地城乡统筹与城市化发展中农业人口转移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一)模式一:统筹城乡的"三化联动"模式"三化联动"模式是成都的经验,作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成都紧紧抓住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这个矛盾,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