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很多人常混淆的两个基本概念"民族"和"民族个体",借助社会学相关理论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阐述了两者的不同内涵,并论述了这两个概念"层次混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及进一步区别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变迁研究与“深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关于文化变迁的研究在切入点和具体操作方面存在宏观研究和专题研究两种思路,专题研究中的民族志书写是文化变迁得以表述和展示的具体手段,从马林诺夫斯基的“参与观察法”到格尔茨的“深描”,文化变迁研究经历了研究者的话语建构阶段和研究者的反思阶段。本文研究“前深描”时期文化变迁的研究状况,以及“深描”在文化变迁研究中的尝试,探求“深描”的民族志书写方法在文化变迁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诸多条件和因素的支撑,在文化互动和交流过程中,作为内在因素,文化承载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主体性视角探讨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喀什地区是维吾尔族古老的交通、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在对喀什地区维吾尔妇女命运观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维吾尔妇女的命运观进行分类总结,进而对维吾尔妇女的命运观特点及成因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维吾尔妇女总体上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由此来窥视维吾尔妇女未来发展和自我提升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5.
藏族宗教人士衮噶嘉勒赞在清末光绪年间为维护新疆北疆的政治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为视点,在业余民族志、现代民族志、后现代民族志的演进序列里考察民族志书写的转向,体认民族志文本从“整体描写”到“深描”乃至“对话”与“多声道”修辞的追求和实践,以此透射人类学文化书写追求多元、双向、互动、开放的撰写取向,呈现民族志书写的实质性的和自觉的多元视角的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7.
青海农区藏人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笔者以贵德县昨那村、麻巴村、木干村和下排村为例,从适婚的范围、婚姻缔结方式、结婚程序和仪式及婚姻衍生的相关民俗文化等方面分析青海农区藏人的婚俗变迁,探讨农区藏人传统婚俗变迁的动因和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佛教传入卓尼之前,当地先民信仰原始土著宗教和苯教,并在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在藏传佛教占主流地位的今日卓尼,原始土著宗教和苯教的信仰习俗与生态实践的遗风仍在民间社会盛行.本文论述前佛教时期卓尼的宗教信仰和生态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9.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当代民族学研究的基础.了解和把握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发展历程、当代意义,探究与关注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创新及其伦理问题,有助于保证田野调查质量,有助于民族学学术规范化和民族学学科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