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士格”与战国时代士文化精神的同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土格”,是指作为“士”这一特定社会角色的人格精神。而这里所说的士,就是指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并在战国时代蔚为大观活跃于当时社会的一批有学识有才华的读书人。无疑,屈原是生活在一个土文化氛围异常浓厚的时代,以致不少学者也将屈原看作此时期一位十分典型的士。那么屈原是否真是一位完全具有当时士人的共同特征并称得上一位地地道道的士呢P在此笔者略陈管见,以就教方家。一、战国时代士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许多学者认为,“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一种驱动力量开始出现是在春秋时期,此时“礼崩乐坏”,学官下移,不久在民间…  相似文献   
2.
卞之琳的诗歌构思在继承传统施受换位法的同时又有所超越、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变承续式换位为间隔式换位,2.变句子的换位为段落的换位,3.变互换为递换.卞之琳超越传统的施受换位法,通过观照视点的调整,摆脱原有事象的束缚,创造智性化意象,使诗步入令人企羡的哲学智慧领地.  相似文献   
3.
论学术求真     
学术求真从方法上说,要克服原始思维方式,注重理性思维.从思想上说,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服从真理,决不盲从.从学风上说,要力戒学术浮躁.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比喻系统的研究扩展到喻体的延伸部分。指出喻体的常见延伸形态有描述式、解说式、比拟式、拈连式、通感式诸种,不同的表现形态有不同的审美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艺术感受力的实践、情感、审美品格,从精心观察、倾情体验、展开想象、审美静观四个方面对艺术创作中感受的捕捉、强化、丰富、升华运动过程作了论述。这几方面又存在着条合性、互补性,它何1的有机融合遂能形成艺术家的独特感受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于变形的定义尚有缺陷,变形的定义应该兼及审美错觉、超常艺术符号以及改变生活原形的本来面目三项。文章以此为逻辑起点,从心理学角度探索了诗歌变形的动力机制,从符号学角度探索了变形的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制定《全民健身条例》的必要性和条例反映的主要内容:全民健身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机制、健身活动、场地设施、保障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全民健身条例》的制定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专门的法律规范,对全面贯彻党的体育政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育发展目标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正国 《唐都学刊》2001,17(1):89-91
虚实的品质具有相关性特点,虚实之妙,存乎一心,艺术创作应该相题而作,不必度长絮大,厚此薄彼;虚实的美学结构具有相融性特点,虚实结合并非徒具外形的机械拼凑,而是审美内质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本支探讨了情感逆向显示的本质特征、美学结构以及形成原因。认为情感逆向显示的主要表征是情感的介在形态与情感的内在特质相传逆。情感对立的两极通过运动相渗达到相成,其结构异彩纷呈,文中拈出6种作了阐释。形成情感逆向显示结构的导因有客观环境对象的激活因素(诱因)与主体心理的驱动因素(基因)。正确把握情感逆向显示结构既有利于文艺创作避免简单化,也有利于文艺鉴赏,避免解读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两极扩位结构是扩大相关意象的两极距离,以形成审美张力的结构方式。其具体表现形态主要有形体两极扩位、色彩两极扩位、数量两极扩位、时空两极扩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